早知道就不該與祝公遠搶豬蹄,搶銀子不好嗎
兩車的銀子,就這么與她失之交臂。
蒼天可鑒,在經歷了為了籌銀子發際線日漸升高堪比貝勒的日子后,她就是個十足的財迷了。
兩車豬蹄
祝公遠怕不是想吃死她,繼承她的便宜兒子。
“英臺,豬蹄不要錢嗎”
笙歌滿頭黑線的看向了祝英臺。
她就想知道,祝公遠的沙雕氣質究竟還能濃郁到什么程度。
祝英臺捂臉,這跟她沒關系
不用想也知道,送豬蹄的主意一定是全家人群策群力的結果。
╭╮
笙歌把視線投向了廚娘,如何變廢為寶,創造收益,就看這位隨贈而來的廚娘了。
鹵香
紅燒
炙烤
廚娘的手藝真真是做豬蹄一絕啊。
兩車豬蹄的售賣,笙歌交給了馬文才和祝英臺,權當社會實踐,提高意識,增強能力,順帶為她這個孤寡老人創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至于合不合規矩,另當別論。
畢竟規矩是死的,她的兒女亦不應該被不合時宜的規矩所束縛。
馬文才和祝英臺面面相覷,尤其是馬文才。
經商,還是推著小推車的流動小商販,這是馬文才想都沒有想過的。
而祝英臺在經歷了短暫的不適之后,便學著周圍人的樣子,扯著嗓子吆喝叫賣,順帶還學了幾句各地的方言,讓人看了實在歡喜的緊。
似是覺得有趣,水靈靈總是盛著溫暖和笑意的眼睛瞇成了一條縫兒。
無論何時,祝英臺都是一個特立獨行且別具一格的姑娘。
這一點,馬文才最是清楚。
祝英臺敢于挑戰,也敢于抗爭,從不被世俗所束縛,熱烈明媚。
本來在一旁指指點點說三道四的路人,也漸漸被祝英臺的坦然和喜悅所感染。
吃了豬蹄,是不是就能變成神童
較之祝英臺,馬文才要更加的沉穩心細,所以便自覺的承擔起收銀的指責。
兩人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倒也相得益彰,有條不紊。
接到消息聞風而動匆匆趕來的祝公遠和祝家兒郎看著長袖善舞巧舌如簧招攬顧客的祝英臺陷入了沉思。
難不成,天賦這個東西真的是與生俱來的
“不愧是我祝家的女兒,哪怕是賣豬蹄,也是這條街上最靚的崽。”
向來腦回路清奇的祝公遠開口說道。
祝家兒郎不約而同的翻了個白眼,對自家老爹而言,哪怕是小妹手持粑粑玩耍,都能被父親昧著良心夸的天花亂墜。
不就是賣的豬蹄,就是小妹當街殺豬,老爹也能心安理得的接受。
“爹,現在的重點不是小妹是不是最靚的崽的問題。”
“重點是您賠禮道歉的禮物顯然沒有做到投其所好。”
祝家五郎嘆了口氣,認命的開口。
他算是看明白了,只要沒人出言提醒,父親的重點永遠只在英臺身上。
祝公遠說的好有道理,為什么他卻沒有想到。
看來,送五郎去書院進學還真是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