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道人和風道人二人待光氣長河展開后,看向上方,那里依舊是十一人,與上回似未有什么變化。而晁道人還對他們點了下頭,他們心下微定,也是點首回禮。
待所有人坐定之后,光氣長河上端,那首座道人依例站起問話。
不過上次那事沒能得出結果,今次顯然不會輕易過去,故是首座道人方一開口,崇廷執依舊第一個敲磬站起,言明必須立下法度約束渾修,并擺出了一副不得有一個結果就絕不罷休的態度來。
首座道人頜首點頭,他這一次沒問眾人,而是看向風、高二人道:“兩位上次不贊同此議,不知這回又如何想呢?”
高、風二人心中又一次深深感到了不妥,只是這一次首執問他們話,卻也不能不表明態度。
風道人心中思忖了一下,不管如何,前次既然已是發聲反對,那么這次也容不得他們退縮了,他高聲道:“我等依舊以為,此議不當立。”
首座道人點點頭,沒再多問,他轉向諸人,道:“諸位廷執的意思呢?”
那五名真修自是如上回一般意見,先后敲響了身前玉磬,便是贊同,而陳廷執、韋廷執二人也是依舊維持上次的立場。
高、風二人不由把目光投向晁廷執,只要這位還是堅持己見,那么還可以將此事拖到下一次廷議,當中還有調和妥協的機會,他們也能借機提出交換條件。
晁廷執在眾人目注之下站了起來,緩緩道:“晁某以為,此議……可立!”
高、風二人此刻聽到這句話,心頭仿佛是挨了重重一擊,不由自主看向晁道人。
他們實難想象,原本看去異常固執的晁廷執,居然會答應這個條件,連帶他們的堅持也是成了笑話一般。
這當中到底發生了什么?
首座道人看去對晁廷執的回答并不意外,他未再去看風、高二人,而是拿起玉槌輕輕一敲玉磬,道:“既然如此,那此議便即通過了。”
接著他轉而看向鐘廷執,道:“我聞鐘廷執這里也有一個呈議?”
鐘廷執站了起來,打一個稽首,道:“戴玄尊此前在南穹天井宿鎮守百余載,待余玄尊出事之后,才被調去鎮守奎宿。
期間他收拾殘局,接連挫敗上宸天和幽城的謀劃,后又與張守正一同壞了諸邪算計,并將龍淮擒捉回來,此功甚大,鐘某以為,當擢為廷執!”
陳廷執立時接口道:“戴玄尊確實功勞頗大,我贊從此議。”他拿起玉槌一敲磬。
而在接下來,廷上無論是真修和渾修,都是無人反對這一提議,玉磬聲也是在云海之上接連響起。
風、高二人只覺那聲音一聲聲敲在自己心頭之上,看到他們這一幕,他們哪還不明白,真、渾這兩方其實私下早就已然妥協調和好了。
真修給出了一個廷執的位置,這既是達成了定立法度的目的,杜絕了隱患,同時也是安撫了所有渾修。
而渾修雖被從此被約束,可卻是成功爭取到了一人成為廷執,有得有失,也不算是吃虧。
這里面唯一失敗的是他們。
前面那些渾修找上他們,其實只是存了挑動利用他們的目的,從來沒想過要依靠他們。
他們全程被瞞在鼓里不說,還平白被人當了槍使,并惡了一眾真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