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在顯然就不存在這個隱患了,因為老朱直接就把一直到宣德初年才確立的分卷制度拿了出來,給南方、北方、中部地區的考生分別設計了一套考卷,這樣以來就不會存在北方沒人考上進士的尷尬局面了。
而武舉同樣也是朱元璋改變歷史弄出來的制度。
在原本的歷史上,武舉在洪武朝根本就沒有,直到宣德八年才正式開始,而且一直都沒有殿試,也就不存在武狀元的說法了。
可以說在整個明朝,武舉都沒什么存在感。
但現在不同了,朱元璋讓他這個太子親自為武舉考試主持殿試,顯然是有了進一步提升武舉人地位,給國家軍隊不斷注入新鮮血液的想法。
未來的大明朝,或許會是武舉和科舉并駕齊驅的時代。
洪武四年,九月二十八。
朱標準時出現在武舉考核的地點,一處位于南京城外的駐軍校場之內。
“見過太子殿下!”
一個四十多歲,臉上一直掛著和煦笑容,身材微胖的中年人看到朱標,直接丟下手中的事務,快步走來見禮。
“湯叔叔,這就見外了!”
“還是和小時候一樣,叫我名字就好。”朱標笑著道。
“殿下,禮不可廢!”湯和神色稍稍正了正,認真的開口。
信國公湯和,現如今的開國六公爵之一。
或許他的才能并不出眾,功勛也不夠耀眼,但若論行事卻是最勤懇、最穩當的一個。
他不是天才,在一眾開國勛貴中也很低調,幾乎沒什么存在感,看起來更是毫無開國勛貴的鋒芒,或許唯一能拿出來論一論的就是他投靠朱元璋最早,而且很早就看出了朱元璋的不凡。
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卻可以在明末這樣一個亂世之中脫穎而出,甚至最終位列公侯之列,若說他只是因為投靠朱元璋最早這就有失公允了。
他雖沒有徐達一般能夠統領萬馬千軍,協同調度的能力,更不像常遇春驍勇善戰,能做到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
但他也有自己的特點,那就是穩。
他做事穩當,很少出現差錯,帶兵更穩,雖然做不到出奇制勝,建立奇功,但卻少有敗跡,最關鍵的還能不打折扣的完成任務。
這就是湯和的特點。
或者這也是為何他能夠在原本歷史上幾乎殺紅眼的朱元璋屠刀之下逃出一命的關鍵。
看著面前的湯和,朱標一瞬間心里思緒飛揚個不停。
“殿下,這就是今年的要參加殿試的一百一十六名武進士的名單,你看看!”湯河自然不知道,此刻朱標心里正在對他進行著一系列的評價,他一臉認真的把一份名單遞給朱標。
朱標接過,掃了一眼,眼中頓時閃過一絲訝異。
這里面竟然還有兩個化勁宗師,而且剩下的也全部都是融勁高手。
“質量好高!”朱標感慨。
“是啊!”
“雖然還不到五十,但看著這些小家伙,咱都覺得自己已經老嘍。”
“未來是如殿下這般年輕人的天下了!”湯和站在朱標旁邊,攏著手,笑瞇瞇的回答。
若是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從哪跑來看熱鬧的老農呢!
“湯叔叔可不老,您老不也已經進階化勁了嗎?”朱標笑道。
據他所知,不止是湯和,軍中一大批卡在融勁巔峰不得寸進的大將們,這兩年都已經陸續突破到了化勁宗師。
“嘿嘿,也是僥幸,最關鍵的還是陛下賜下的天材地寶的作用!”湯和臉上的笑容越發和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