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臺前,不解主持周身靈力涌動,化作一道道玄妙秘術,同時口中低聲闡述。既然是詢道,當然要將一身手段全部施展出來,才能得到準確的答案。
對九品祖師來說,一個正確的方向遠比任何機緣都珍貴,修行路越往后,越容易走入歧途。
為什么天星境大能都要前往諸天界域,訪仙問道
因為每個人對大道的感悟都是不同的。
彼此印證,才能找到最正確、最寬廣的那條坦途,避開無數歪路,相比之下,顧修云前有推演六訣,后有殘碑秘術,修行路從未走入歧途,省卻了不知多少力氣。
“除了水行本源,老僧對金行規則、火行規則都有不少感悟,卻始終無法破開瓶頸,領悟第二種本源。”不解主持搖頭。
“如果我沒猜錯,道友的路,走偏了。”
顧修云神色沉凝,“五行道法相生相克,金生水、水生木,道友既然已經領悟水行本源,為什么不兼修木行,反而去參悟金行跟火行莫非禪宗功法有什么講究”
“果然是這個原因。”
聽聞此話,不解主持目光一顫,“道友有所不知,禪宗最頂尖的秘術只有藏相大寺跟圣佛殿才有資格傳授,一萬三千年前,老僧踏入九品,前往藏相大寺尋求頂尖秘傳。”
“當時還是藏辰師叔掌管諸多事宜,他思索之后,為我挑選了一門曜日吞海神訣,并叮囑我勤加修行,不得耽誤。”
“曜日吞海神訣蘊含金行、火行、水行三種本源,威能奇大,僅次于元仙道術,老僧當時剛破境,正是意氣風發之時,哪里知道其中的陷阱自那以后,道法修行便再難有寸進。”
一萬三千年前,當時不色羅漢還沒有離開禪宗顧修云瞇起眼睛。
從這一點,也能看出禪宗統治下的另一個隱患。
整個摩羅界域都被禪宗控制,修行資源、道法典籍都被完全控死,散修、低等寺廟沒有半點機會,永生永世都翻不了身。
棋盤界域有七座虛空巨城,而這里
除了固定的坊市,找不到任何交易場所,上至仙品靈藥,下至玉石靈晶,都由寺廟派發,出身低賤者永遠只能站在最底層。
連身為九品的真言寺主持都被暗中算計,何況是普通修行者
“曜日吞海神訣確實是一門極其厲害的秘術,但并不適合道友,”顧修云斟酌了片刻,接著說,“真言寺內應該有其他秘術,道友不妨試著修煉,以水行演化木行,到那時,憑你在金行、火行上的根基,很快就能領悟四種本源。”
“轉修其他秘術,老僧還來得及嗎”不解主持眉頭緊鎖。
一萬三千年的修行盡數舍棄,換做誰都難以承受,他不是沒想過這種可能,但要真的去做,太難了。
就像一個摸爬滾打了半生的人,忽然要放棄所有,去接觸一個新的行業,真可謂難如登天。
“貧道只能給出建議,去不去做,全由道友自己決定。”
顧修云暗自搖頭。
一萬三千年的蹉跎,已經將此人的成道希望全部斬斷,回不回頭,其實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了。
“多謝。”
不解主持踉蹌著走向真言寺法殿,不言、不爭還有彌補的可能,他呢也許真的只剩下轉世輪回一條路徑。
可輪回之后,還是他嗎
時光荏苒。
不知不覺,兩個月過去。
真言寺的斗霄境弟子只有一百七十六人從圖卷中感悟出玄妙,有資格前往玉臺。
其中上妙三人,入玄一百六十七人,斗霄境初期只有六人。
由此也能看出各人的天資悟性,真正有天賦的,早就領悟六品玄妙,邁入斗霄境中期。
普通斗霄境除了極少數,幾乎都被攔在門庭之外。
但顧修云并沒有撤去圖卷,勤能補拙,天資不夠就用時間去彌補,真正能走到最后的不一定是天才,只要道心足夠堅韌,就有成功的可能。
宮殿左側,一名斗霄境遙遙注視著眼前的畫卷。
他就是開壇講道那天,第一個開口詢問的真言寺門人,也是守心的弟子之一。
拜在守心門下,此人運氣確實差得很,好在他心性堅韌,從未有過半分氣餒,才能將六品秘術的基礎道韻完全悟透。
“嚴路,放棄吧”
“兩個月了,寺內已經有一百七十六位師兄領悟出玄機,咱們卻沒有半分感悟,繼續留在這里也是浪費時間,還不如去佛光嶺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