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明心所言,相當于是明白無誤的告訴段飛,難陀寺的內寺并不算什么太過隱蔽的地方,但是有資格前往的人,總要拿一些真材實料出來吧?
于是段飛微微一笑,平心靜氣的向著明心道:“明心大師,你佛法高深,已有資格代表難陀寺開壇**,那么對‘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句偈語,當作何解?”
段飛擺出這副架勢,是要直接和明心進行辯法了,于是明心神色一正,朗聲道:
“一切有為法者,應是指世間萬物,生老病死、貧富貴賤、有無虛實,應當盡皆包括在其中。”
“可是這世間萬物,凡著相者,皆是虛妄,所以又如夢幻泡影不得長久,不過是水中氣泡一般,砰的一下就沒有了。”
“我等苦修,講究的是看破身心,徹底放下,這一句偈語可謂是道盡一切,直指本心,其中所蘊含的佛法道理之精深,貧僧甘拜下風。”
“不過,以貧僧的所悟,此句偈語當還有半闕,否則的話道不盡這世間萬物的虛妄,還請施主能夠指點一二!”
明心說到這里的時候,雖然還是盤膝坐在石凳之上,卻已經俯低身子,向著段飛拜了一拜。
此等大禮,已經相當于行半師之禮,可見明心為了求佛問道,此刻在段飛的面前表現的是何等虔誠了。
事實上,段飛對于佛法并無研究,他所知道的佛門典故、偈語等,也不過是從影視、中看來的,除了能夠把這些知名的偈語說的滾瓜爛熟之外,其中的道理他并不是懂得很多。
唯有像明心這樣,只聽聞一句偈語,就能夠分析出來這么多的道理,才算得上是對佛法有著真正的研究與領悟。
能夠聽出來這句偈語還有下半闕,已經足以說明明心的佛法造詣確實了不起,段飛也就不在這個時候賣關子了,而是微笑著吟道: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句偈語,是地球上金剛經的最后一句,絕對算是佛教空觀的經典表達,而九州世界并無金剛經的存在,自然也不會有這句經典的偈語了。
但是佛法道理,不論位于那一個世界都是相通的,當段飛將整段偈語全數念出來時,明心頓時如遭雷擊,身體也不由自主的顫抖起來。
“露、電皆是短暫,代表著生死無常,也是無比脆弱的,想要追求永恒的道,又怎么可能呢?”
“唯有有為無為皆為己身,心常空寂,自然無心,無纖毫滯澀,才能夠明白得失與放下,從而聞道而明理,正心而靜氣!”
“好一個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如此佛法,實在太了不起了,貧僧心服口服。”
明心一邊自言自語著,一邊站起身來,步行到段飛的身邊,就在這菩提樹下的婆娑樹影中,向著段飛鄭重其事的行了跪拜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