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已經做得夠多的了,先去睡一覺,你累了。”
說著尼雅搖搖晃晃的癱倒在床上,波曼看著床上被他施展精神催眠的尼雅,眼中一絲殺意。
波曼按耐住心中沸騰的殺意,細致的翻閱那幽魂的記憶,由于波曼的手法太過粗暴,這些記憶大多雜亂不堪,需要波曼仔細梳理,連點成線。
那幽魂的記憶中他原本是博麗安多度大學的教授,專門研究靈異學的超自然領域,而羅森堡就是他的研究重點。
在他死前的三十年,他帶著自己的三位學生來到羅森堡定居下來,當時的羅森堡被一位富商買了下來,他們也以調查研究的名義在羅森堡暫住下來。
庭院后面的那間房間就是當年亞薩居住的地方,而火刑鬼寄居的鏡子也是他當年搜集到的一面靈異物品。
在羅森堡的幾年中,他借助種種先進儀器以及學習的古老儀式發現這里時刻散發一種力場波動,在這種力場波動的影響下靈魂是可以具現化的,為此他做了大量實驗。
結果發現發展這種力場波對于普通靈魂效果不大,唯有充斥怨氣的厲鬼之物才能使得其具現于物質世界。
當時發現這一點的他已經晚了,隨身攜帶的幾件靈異物品上的鬼物已經從怨念之氣化為鬼體。
最終亞薩死在了這些東西的手中,臨死前他從儀式封禁住這些東西,并且將其寄托之物放置在庭院后的一間間房間內。
臨死前只有尼雅·惠特蕾還忠心的跟隨在他身邊,畢竟他們早已經不是一般的師生關系了。
波曼翻看了一下尼雅房間里的紙稿,上面密密麻麻的記錄著種種儀式咒語以及復雜的儀式圈圖。
“天才!”根據亞薩的記憶,占據鬼殼的儀式只是理論中的,亞薩熱衷于靈異和鬼魂正是想要成為其中一份子,借此獲得永生。
而尼雅·惠特蕾將它實現,紙稿上清清楚楚記錄了一個名為鬼殼轉生儀式,根據它的推導步驟可以知道它由兩種儀式結合而成。
一種名為未來的愛人,另一種名為十字縛鬼法,兩種儀式的風格是完全不同的,一個偏向于心象流,主要以心念之力為主,一個是死靈術法流,主要以超凡物質為依托。
尼雅·惠特蕾能夠將這兩種儀式結合,創造出鬼殼轉生儀式,稱呼其為儀式大師也不為過。
想到這里波曼沉思了一會兒,尼雅關系到他的任務,所以暫時還不能夠動她,不過波曼從亞薩的記憶中提取的信息中,尼雅似乎已經和這羅森堡的現任主人已經結婚多年。
當年為了能夠久居羅森堡,亞薩謊稱自己是尼雅的哥哥,并且讓尼雅嫁給這羅森堡的主人。
那尼雅這位丈夫到底發生了什么,波曼直接穿過房門,來到城堡的大廳,城堡有些破舊,一些地方任然可以看出當年火熏痕跡。
插著無數蠟燭的鐵吊燈掛在大廳頂上,月光從城堡斑駁的窗戶射了進來,正好照射在長條餐桌上。
整個羅森堡如同鬼堡一般,波曼總感覺自己忽略了什么,那本《羅森堡的恐怖故事》中明明記載當初困在城堡中的傷兵和女仆橫死,如果這里真的有一種力場波動讓鬼魂化為這種虛實體的特殊狀態,那么最先出現的不應該是那些傷兵和女仆嗎?
這一切的一切雖然毫無頭緒,但是波曼敢肯定,這個城堡的主人,尼雅·惠特蕾的丈夫必然是知道真相的。
波曼在城堡里游蕩了一會兒,這里面大多數房間都用木條封住了,這些封禁的房間給波曼一種心悸的感覺。
回到房間中,波曼看著那面鏡子,這算是他最大的弱點了,作為他這幅火刑鬼軀的寄托之物,鏡子與他算是一種共生關系,鏡碎他便亡,雖然沒有這么夸張,但是也相差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