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玉噗通一聲跪在地上,動作之迅捷,舉止之干脆,讓旁邊的陳詢差些嚇了一跳。
“陛下,臣知罪,臣罪該萬死”
張廷玉痛悔三生,淚如雨下,聲音悲愴,“臣身為大晉之臣,本應為君分憂,卻連陛下憂慮的是什么都沒有領會,這是臣最大的失職
“陛下,臣錯了陛下仁慈無上,心系蒼生疾苦,愛民如子,實在是亙古罕有的仁君,臣不該說什么鎮壓百姓,更不該跟百姓作對。
“百姓想要躺平,并非是好逸惡勞,無恥無義,而是臣等沒有給他們一個可以奮斗的環境,沒有讓他們的付出能夠得到應有的回報,是臣等侮辱了他們。
“是天下的權貴階層沒有尊重他們,一直在剝削他們的勞動成果,讓他們陷入了絕望的深淵,心如死灰”
“陛下,臣知罪,千錯萬錯都是臣等的錯,是無良權貴們的錯
“蠶食百姓血汗成果的無良權貴才是無君無父、不忠不義之輩,應該被鎮壓被鏟除,臣等未能分清是非黑白,更是誤國誤民,請陛下將臣革職以謝天下”
說到最后,張廷玉取下自己的烏紗帽放在面前,伏地悲泣,自責萬分,臉紅不已,羞愧難當,哭得像個月子里的娃,完全不能見人了。
陳詢呆立當場。
張廷玉這副痛心疾首的樣子,儼然是一個善于反躬自省,對自己要求嚴格的大忠臣大良臣做派,誰看了不暗生敬佩之情
可張廷玉跟他一樣,之前一直在為鎮壓百姓躺平風波,維護權貴階層利益不因百姓而減少、不被國家妨害而處心積慮的謀劃與行動。
怎么突然之間,張廷玉就成了百姓的良心父母官,要叛出權貴階層不說,還對權貴階層反戈一擊
外面的形勢雖然不好,但戰斗并未結束,趙寧雖然掌控局面,權貴階層卻還沒到輸得那一刻,這未到最后張廷玉怎么就甘心失去一切
不,也不是失去一切,說不定能保全官位,繼續手握權柄。
為了保住自己的官職,保住自己在大晉皇朝的地位,張廷玉態度、立場轉變竟能這般干脆壯士斷腕不過如此。
而正因為外面的勝負還未徹底決出,張廷玉及時表明立場才有效果,這說明他有趙北望需要的是非觀;等到權貴階層失敗了,那時候張廷玉就是被迫屈服。
去年改朝換代時,張廷玉明明事先沒有跟趙氏聯合,卻能在關鍵戰斗中第一個明示自己出工不出力、暗助反抗軍將領,并在戰后第一個跳出來擁立趙氏。
想到這里,陳詢不得不佩服張廷玉的心思敏銳、行為果敢,年齡雖不老卻已是老奸巨猾。
反應過來之后,陳詢腦海中閃電般掠過無數念頭,諸多掙扎在瞬息間完成,緊跟著跪在了張廷玉身邊,悲聲道
“陛下,老臣罪該萬死,身為宰相統領百官,卻上不能分君王之憂,下不能解黎民之苦,實在是無顏面對陛下。
“妨害大晉江山社稷與國家富強的,是那些趴在國家與百姓頭上吸血的無良權貴,而不是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平民百姓
“老臣過錯之大,不可饒恕,無顏再立于朝堂,請陛下將臣罷黜”
識時務者為俊杰,迫于形勢不得不屈服的陳詢,也學著張廷玉的樣子,摘下自己的烏紗帽放在了面前,而后伏地不語靜候處置。
趙北望看著陳詢、張廷玉兩人默然不語。
張廷玉剛剛陡然認罪時,出乎他的預料,他也是吃了一驚,現在看到陳詢也乖乖表明態度,趙北望心情稍微好了一些。
身為皇帝,站在全局的角度上考慮,能不跟宰相、重臣鬧得太丑陋,那當然是不鬧得不可開交得好,對方認罪態度不錯,后面就能發揮相應作用。
他看了看趙七月。
在張廷玉、陳詢相繼認罪時,趙七月臉上沒什么表情,半分都不覺得意外,顯然對一切了然于心,只黑曜石般的眸子里有淡淡的輕蔑。察覺到趙北望的目光,趙七月對他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