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尼克斯一直有著非常強的控衛歷史,“閃電”凱文約翰遜,賈森基德,史蒂夫納什,其中,給球迷印象最深的是史蒂夫納什的2004年。30歲的納什從達拉斯小牛隊回到太陽隊,隨后,在他和主教練德-安東尼帶領下,球隊打出了橫掃全聯盟的“跑轟”戰術。
“7秒或更快”是當時對太陽隊流暢快速進攻的描述。在此期間,納什不僅在常規賽中獲得了兩座MVP獎杯,幾個NBA最佳陣容,并數次入選全明星賽,還讓太陽隊始終成為聯盟中最具競爭力和觀賞性的球隊。然而,在2008-09賽季,太陽隊的戰績像滑鐵盧,一樣突然下滑,還錯過了季后賽。
2007-08賽季收官前,為了擊敗最大的苦主圣安東尼奧馬刺隊,太陽冒險從數方交易中得到了36歲的沙奎爾奧尼爾,作為代價它們放走了肖恩馬里昂和班克斯,而這兩人正是作為“奔跑與轟”的核心戰術之一。
球隊希望奧尼爾能夠對抗對抗蒂姆鄧肯,然而到了季后賽,卻未能滿足太陽隊的愿望,最終馬刺隊還是擊敗了太陽。1:4的高分證明了這筆交易的失敗。
不是說奧尼爾不行,如果是年輕或者巔峰時候的奧尼爾,這套打法完全沒有問題,問題在于這時的奧尼爾太老了。
奧尼爾的速度、反應、力量對抗和體力都在明顯的陡坡下滑。球隊中的明星后衛史蒂夫納什因為戰術改革成為最大的受害者。
35歲的納什本賽季場均助攻數是他回到鳳凰城后首次跌破“10”的門檻。賽季結束,太陽隊火速交易走了效力兩年的奧尼爾,換來大本鐘,然后直接將其合同買斷。
這次選秀太陽隊就是想選一個能在斯塔德邁爾下場或者傷病時,內線頂一頂的藍領,14的順位也不可能得到太多的期待,開始他們的目標并非王龍,主要是他們沒有能夠想到王龍會掉到14順位。
反正是個內線,選了肯定不虧,退一萬步講,王龍報廢了,14順位也沒有什么舍不得的。
通常來講選秀前五都會受到球隊重點培養,希望能夠成為球隊重建或者提高成績的基石,十名以后,其實和二、三十名沒啥區別,就是功能性球員。
這個順位如果能夠蹦出個天王巨星,那么就不是簡單的球隊祖墳冒青煙了,而是祖墳直接詐尸。
選秀的第二天,王龍一行人回到了洛杉磯。沒多久,太陽隊的總經理史蒂夫-科爾以及主教練阿爾文-金特里分別給他打了電話,一是表示歡迎,再有就是希望他加強訓練,球隊將會讓他參加7月份的夏季聯賽。
而參加夏季聯賽也是王龍希望的,因為夏季聯賽本身就是新秀和自由球員鍛煉的舞臺,在這里有的新秀為了向母隊證明自己的實力,有的是為了一份底薪合同。總之打法很自由,比賽很奔放,帶領球隊的基本都是助理教練。
王龍想在夏季聯賽拿到一些數據,而這些數據是可以兌換實力值的,雖然比NBA季前賽常規賽等等低了一半,但還是那句話,蒼蠅再小也是肉,他必須掙出一些實力值,把傷病弄得痊愈了。
恰好季前賽的實力不是很強,即使他沒有多少出手機會,但搶籃板和蓋帽是他的擅長的,而這兩項給的實力值比得分要搞不少。
正在規劃怎么比賽的時候,王龍手機響了。
“嗨,你好,我是史蒂夫-納什......”納什的聲音從電話中傳來。
“你好呀,沒想到你會這么快給我打電話。”王龍笑道。
“歡迎你加入太陽隊,我想你的到來一定能夠給球隊帶來希望。我們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