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紹嘀咕:“天天不著急,又是拍綜藝又是拍電視劇。”
(“喔喔喔喔喔喔~”“啊啊啊啊啊啊~”觀眾拍手歡呼。可見董竹林也的確因為影視劇有了名氣。)
董竹林揮手:“得得。”
韓紹也笑,不再多說。
“好咱不鬧了。好好給大家說段相聲。”等待笑聲結束,董竹林收起笑容。
“是了。”韓紹。
“今兒是開箱。”董竹林。
“對。”韓紹。
“也趕上我們哥倆第一個上場。”董竹林。
“沒錯。”韓紹。
然而相聲剛剛開始說,董勝鋼卻笑著轉身往里面去了。
徒弟們都分開,和師父親近一些的還問:“師父您不聽了?”
董勝鋼擺擺手朝后面休息室走,余天看了臺上一眼,也跟著一起回去了。
師父不回話沒人敢問,因為臺上師父那是極盡功力去逗,可是臺下很嚴肅的。
不過余天余大爺就不一樣了,為人和善寬容,大家都喜歡他。
也能說得上話。
“余大爺,您和師父不看了?”
余天笑:“彩排時候早看過了。就是看看開箱第一個表演會不會怯場,氣度穩不穩,砸掛能不能掛得住。現在都看到了,挺好的。”
說完就走了。
之后徒弟們倒是還繼續看著。
不過紛紛議論。
“我也覺得不錯。”
“就是量活嘛,長一眼就行了。”
“砸掛可以的。”
“氣度也行。”
“是不是有點搶啊?”
“外行了吧?”
“你敢說?”
“那就是你懂了。”
“我看還行。”
“你看”
“定眼一看。”
“哈哈~”
說相聲的哪有好人,一個一個的逗上了。
不過之后怕影響臺上,漸漸的看了一會也都散了。
畢竟是簇擁師父嘛,師父和余大爺都不看了,他們也就該干什么干什么吧。
——
ps:新書發布了,期待大家多多支持。O(∩_∩)O
書名是相聲,但這本書不會只說相聲。如同如今年輕相聲演員一樣,說相聲,參加綜藝,然后拍戲,甚至唱歌都可以。
而本身男主的設定也不止是相聲演員,未來發展的目標也不完全是。更多是做藝人。
至于相聲段子,因為真實感。所以會很長,盡量一章寫完。看到有意思的就看,沒意思的過場我會省略,或許大家可以跳過。
這本書不會去寫什么各種說學逗唱的學習過程還有什么太平歌詞什么戲曲之類的。因為這些唱的東西專業的東西在書里不好體現,我也不太懂。
還是找一些相聲段子,以主角捧哏身份改編一下。
本書的靈感是21年上半年看了兩個綜藝,覺得好像挺有意思的,里面還有美女,還有有趣的可以插入的點。可以寫一下。
至于相聲,其實我經常聽相聲。至今大概也有十多年了。當然我也相信大家肯定都聽過相聲,尤其那誰的。畢竟都出圈了而且很火還形成飯文化了。
那時候還沒寫書,除了每天用手機,當時還不是智能機,每天用手機或者可能就一寸的MP3帶屏幕看小說之外,再就是聽相聲度過了最難熬的階段。
眼睛也就是那時候近視的。就是即便現在偶爾一邊聽段子一邊干點什么比如點眼藥水的時候。
其實早就想寫一本相聲的小說,而且以前的相聲演員也不像現在可以綜藝影視劇都參加。所以有點無從下手就一直擱置。最近幾年相聲演員開始頻繁參加綜藝,也拍電視劇。
和普通藝人也沒什么兩樣,這才覺得或許可以搞一搞。因為偶爾聽到里面一些包袱我覺得我自己也有別的想法。或許好或許不好,反正就是玩唄。逗唄。O(∩_∩)O
然后。就是大家知道肯定角色有些是現實里有原型。但是大家代入原型就好,可一旦翻車不要真的覺得是角色翻車。
最近一兩年翻車塌房的太多,我已經改名了,但肯定大家還能對照出來是誰,希望別因此牽連角色。我也沒辦法。這也不能怪我啊。
還是以書里角色為準,不牽連現實好吧?o(╥﹏╥)o
之所以很多名字都是改了一個字是因為不出名,不出名然后名字再改得很不一樣,那大家更不認識了至于出名的就肯定全改,而且也不以他們為重心。
就醬。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