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的不是‘持續力’,而是不斷突破‘舒適區’的肌肉撕裂嗎……”
十個單手俯臥撐做完,伍堯喘著粗氣,立即仰面躺倒在了地上。
晚上臨睡覺前,他會再跑十五分的市內慢跑,算上做俯臥撐之前的十五分鐘慢跑,就是他一天的動態訓練量。
“對于鍛煉而言,最重要的是‘強度’以及‘恢復’,肌肉不是鋼鐵,反復捶打,并不會讓它變得更堅韌,反而會形成肌肉記憶,影響劍術動作。”
結束了動態訓練,伍堯背靠墻壁,原地站直,然后雙腿緩緩下蹲,雙手抱圓,開始“核心力量”的訓練——
用人話來講,就是站“兩儀樁”。
“對于劍術動作而言,下盤的穩定性果然是最重要的。”
“如果有可能的話,還要多做跨步與撤步的訓練,還有突刺與揮砍的動作……這才是真正需要形成肌肉記憶的東西……”
然而在隔離病房內,這些鍛煉就不太可能了。
就連室內跑步機,都是伍堯向乃木坂申請來的,明明就已經內置在了房間墻壁內部,但是必須通過主治醫生的申請,才能夠使用。
在前三周的初期診療結束之后,乃木坂對于伍堯的治療,就進入了鞏固階段,這個階段的乃木坂,沒有什么新項目可以幫伍堯疏導,只是每隔一周左右,會做一次定期回訪,確認伍堯的心理狀態沒有因此惡化。
“沒有惡化嗎……”
躺在床上恢復著體力,伍堯看著自己“-3”的理智指數,忍不住自嘲了下。
長期被關在這種連“墊步”都施展不開的地方,他的心理狀態能好轉才怪呢。
除了初期治療剛剛結束的那段時間,他的理智指數達到了“-1”,其他的時候,更多的還是在“-2”以及“-3”之間徘徊。
最多的時候,他的理智指數跌到了“-7”。
那段時間他心態繃得厲害,整個人都不太舒服,有種被關久之后的狂躁感。
但在理智指數血崩到“-7”之后,他最終還是慢慢調整了過來。
畢竟就像是他之前思考的那樣——
。
“只是一種‘生活方式’嗎……”
乃木坂聽著伍堯和自己的聊天,喃喃復述道。
根據乃木坂的說法,伍堯理智指數迅速下跌的那天,他已經注意到了病人管理中心發出的警報,不過那天他剛好有一個更加嚴重的病人,所以將對伍堯的探訪挪后的一天。
但第二天的時候,伍堯的理智指數就已經恢復到了“-3”,這讓他感覺頗為吃驚。
要知道,哪怕是在初期治療的之后,讓伍堯的理智指數從“-7”恢復到“-3”,乃木坂也耗費了一周的時間。
而伍堯自我調整只用了一天,某種意義上,已經證明了他心態上的堅韌。
對于乃木坂有些呆滯的表情,伍堯只是靜靜地點了點頭。
數天之前的狂躁之氣,在他身上已經消失不見,或者說,突發變故的這段時間,讓他變得更加沉穩起來。
雖然還沒有找到任何一種可能的“逃離”方式,但唯有“想要出去”的決定,在他的內心深處沉淀下來,從一種感性的沖動,化作一種“生活目的”。
主導著他現在全部的思考方式與行動意義。
包括和乃木坂的談話也是,除了沒有告訴醫生自己抱著“有機會就要越獄”的想法之外,伍堯也很積極地和乃木坂探討自己的心理狀態,試圖通過“更正規”的方式離開這里。
再不濟——
他也想弄清楚,扣掉自己整整“101分”的那個判定,到底是什么玩意。
“那么……如果讓你維持著【潛在異常者】的身份,離開這里……”
乃木坂輕輕咳嗽了一聲,不知道什么時候,已經回過神來,并打斷了伍堯的沉思——
“那么對你而言,也僅僅只是換了一種‘生活方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