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皇帝聽到朱壽的話后有些尷尬起來,輕咳了一聲,原本圍在四周的朝臣也都紛紛走開了一點,怕太子再來一波嘲諷攻擊,但心中好奇還是不時的朝朱壽這邊觀望著。
“原本這就是我一個人辛辛苦苦琢磨出來的,可是您居然說是谷大用那個太監慫恿我做出來的,這不是要把我的功勞白送他人嗎?”
弘治更加尷尬了,心里也明白,這兩件東西,無論造出哪件,對于干旱的地區也好,對于取水不方便的地區也好,都可以說是利在千秋。
何況太子居然一下子做出了兩件,而剛才朕居然混賬到想把這個功勞推給一個太監?
是誰告訴朕是谷大用慫恿太子做的來?
對了,就是兵仗局那個太監,現在他應該還在乾清宮暈著呢吧,現在看來真不怨太子當時揍他,換成是朕,朕也揍他,如此功勞掛在他人名下,誰甘心啊。
不過太子這脾氣還是要壓制一下的,現在是太子還好說,等以后繼承了皇位,難道也要親自下場開撕?
至于那個太監,待會告訴蕭敬一聲,這樣的人就別留在宮內讒言佞語、妖言惑眾了。
朱壽看皇上不出聲,心里也有些急迫起來。
您得出聲啊,得給賞賜啊,我都喝了兩頓粥了,別的我也不奢望了,最起碼您把那個財務禁令給我取消了啊。
“父皇您是不知道,自從知道了西北的旱情,老天爺也不下雨,我就琢磨是不是可以從地下抽水上來,為了研究這兩個東西,我是沒日沒夜的琢磨啊,翻遍了典籍,您去我清寧宮看看,被我畫廢的草稿紙都快堆成山了。”
旁邊的孫福谷大用,聽到朱壽的話后稍微又往后退了幾步,看向說謊臉色都不變的朱壽,露出了深深的佩服。
這個東西怎么來的,他們倆是最清楚的了,當時就是因為大家對太子鋸斷檢查糧倉的鐵管,稍微露出了些不滿的情緒,然后您就直接在兵仗局畫出來的,而且還是邊畫邊修改,邊畫邊琢磨。
“還有父皇您看,我這眼睛,最近熬夜熬的,我都感覺看遠處的東西有點模糊了。”
谷大用和孫福聽到后退的更遠了。
朝臣們聽到朱壽的話語,也是不斷的點頭,大明有此太子,何愁不能再現盛世。
朱壽看著不為所動的皇上,琢磨著接下來還要如何賣慘,才能獲得皇上的同情,這邊還在琢磨,那邊皇上開了金口。
“你想要什么賞賜就直接說吧。”
朱壽樂了。
辛苦這么久,終于換來這句話了,接著小心翼翼的說道。
“父皇,我也沒啥別的要求,清寧宮的錢糧和伙食的禁令您能不能給撤銷了啊?”
“就這么點要求?”
弘治有些好奇,這不像太子的風格啊。
“可以的話再賞我點銀子更好了,我欠了些債。”
朱壽有些靦腆起來,堂堂太子居然還欠人外債,換誰也會不好意思。
“需要多少啊。”
弘治皇上大方的說道,他以為能欠多少啊。
朱壽一看有戲,伸出一根手指,在弘治面前晃了一下。
“一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