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名思義,多面者是將武器的通用性發揮到極致的一種陸戰單元,同時也是帝國“巨艦大炮”思想的產物。這種超大型戰車是由四個本身就是重型戰車的碾壓者組合而成,內部能夠容納足足四條巨龍,是不折不扣的陸地戰艦!
而且,除了四倍的毀滅性火力與山岳般厚重的裝甲之外,多面者甚至還可以在低空、淺水作戰,堪稱是登陸戰中的王者!
在未來,甚至有些時候,敵人光是看到多面者的出場,就會嚇得投降。
不過,一款看起來如此美好的設計,在江星瀾眼中卻只得到了一個評價——“災難!”
不是敵人的災難,而是自己的災難,是工業上的災難,也是后勤上的災難。
其中原因暫且不表,之后江星瀾在改進這一點上還要進行大量論述。
總而言之,多面者這種災難般的設計,江星瀾是不太喜歡的,可這也是帝國未來陸戰單元的發展方向。如果要否定這種發展方向,江星瀾就必須指出一條更加先進的道路來。
更先進的道路江星瀾當然是知道的,他甚至可以給烏洛波洛斯帝國的設計師們看到三百年后,銀河始源龍族帝國的王牌——三頭龍的外形和大概結構……關鍵是,如何生產出來呢?
畢竟,那是三百年后的東西,如今其中的很多關鍵技術根本就沒有問世,哪怕真的把設計圖拿到瑪莉亞面前,她也只能無奈地嘆息。
這就是硬性條件的缺失,如今根本沒有辦法彌補。
當然,這么說可能有一些抬杠的嫌疑,但是拿出一些比多面者靠譜的新式裝備來,江星瀾自己覺得還是有把握的。
在烏洛波洛斯帝國已經山河日下的一百多年后,飽受“巨艦大炮”思想摧殘的后勤部門,還有已經產能崩潰的工業體系,為了提高產能,提出了一個計劃。
簡單來說,就是希望可以在現有的陸戰單元和戰艦與未來的陸戰單元和戰艦之間尋找一個結合點,開發具有高通用性能的零件。
江星瀾必須承認,這種思想是相當先進的,也相當富有前瞻性。可惜的是,朝聞夕死,一切都晚了。
這個計劃的內容就是零件通用,工業產能可以互補。
但是江星瀾看重的可不是這個通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