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在發展的重點有高低優劣之分,但當都處于初期階段時,看的只是那個更完善更成熟罷了。”
李斯笑呵呵的摸了摸阿瑪拉的腦袋。
在體感交互領域托尼斯塔克是專家,但在神經交互領域,他不是針對誰,在座的各位都是渣渣。
剛剛他也仔細看過拳擊手了,托尼斯塔克的嘴雖然毒了一點,但實際上并沒有毛病。
環太平洋是被逼得造機甲的,現代熱武器火力對生命力強悍的怪獸效果很弱,反而會造成自身的城市人口大量傷亡,因此才有了機甲這種性價比更高的‘防御武器’。
但同樣的,也正因為如此,環太平洋世界的各種技術有著明顯的短板。
就拿駕駛艙來說,這里的機甲是直接簡單粗暴的將機甲與人腦連接在一起。
這里的機甲可以說是仿生學的產物,機甲有‘大腦’和‘五感’,機甲的五感傳到機甲大腦進行聊勝于無的匯總處理,再由機甲大腦直連駕駛員大腦。
利用這種連接達成‘通感’,人腦就能精準操控機甲,但因為神經交互技術的不成熟,他們無法屏蔽掉人腦對肢體發送的神經信號,因此就會有機甲動、駕駛艙里的人也會動的奇葩設定。
當然,還有更奇葩的,那就是機甲對人腦的反饋。
這里的信息技術顯然沒跟上,甚至無法對機甲的各種反饋數據進行高度預處理,而是一股腦的直接傳達給了人腦,讓人腦來處理、分析、決策。
這也就罷了,訓練一下也能習慣,真正致命的地方在神經信號的反饋上。
他們并沒有徹底解析神經信號的技術,模擬出來的神經信號非常粗糙,存在這大量的謬誤、無效冗雜信息,靠著大腦的自主調整習慣才能勉強分析、理解。
這些謬誤與無效冗雜信息造成的結果就是人腦的工作量更大,負荷也更大,加上大量數據也直接交由人腦分析處理,機甲越復雜體型越大人腦的負荷也就越大。
這可不是短時間的反饋與大腦處理過程,哪怕是活動一下手臂,實際上都需要無數次的‘高度、力度、角度’等信息的循環反饋計算。
龐大而冗雜的神經信號完全超出了人腦的承受極限,后果就如同開了超越承受限度的意識加速技術一般,輕則留點鼻血,重則腦死亡。
然后環太平洋世界的科學家對此也采用了一個極度簡單粗暴的解決方案,一個腦袋不行我就兩個,將兩個大腦進行通感直連,分別當做左腦與右腦,一起操控機甲。
好吧,這樣大腦負荷的問題勉強解決了,但新的問題又來了,兩個大腦直連,會共享雙方的部分記憶與思維、會勾起雙方深刻的記憶,各種毛病全來了。
初期利用這種粗暴的方式解決技術難題還好說,但隨后卻陷入思維誤區,根本沒再去想其他解決方案,反而在這種‘雙大腦’道路上越走越遠,神經信號技術本身的唯一進展就是將機甲反饋數據的視覺數據給單獨剝離了出來以全息投影顯示,美名其曰駕駛艙技術2.0版本。
說著的,看到這破駕駛艙的時候李斯自己心底都是十二萬個臥槽,托尼斯塔克不吐槽就該他吐槽起來了。
幸好,毒舌屎大顆代勞,總算沒讓他損害自己在小徒弟面前的良好形象。
…………
之前選環太平洋的時候還沒注意,現在仔細回顧,簡直是要逼死我這個合理黨了,死了十萬腦細胞才腦補的勉強符合邏輯。
還有之前的屎大顆和蜥蜴博士,你們該給我打錢啊混蛋!全特么是邏輯漏洞!(本作者發言沒兩百字,不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