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念一動,太子妃當即揮退那三個小宮女,然后蹲下身來,輕輕抱著太子坐在椅子上自然垂下的小腿,仰面溫柔的問道
“殿下可是有什么心事么現在只有我們夫妻二人,夫妻一體,殿下不妨說道說道,臣妾不一定能為殿下解憂,但殿下說出來可能會好一些。”
“”
聽了這話,太子終于面色一動,低頭看著太子妃那張端莊嬌艷的臉蛋,長長的嘆了口氣。
了解太子脾性的太子妃知道,太子這是卸下偽裝了。
“愛妃不知,最近神都城中出現了一位詩才極佳的才子”太子開始講述,語氣中透著滿滿的無奈與惆悵。
“那才子詩才極佳,只用了短短數日,便將其大名傳得滿城皆知如此人才,孤自然不能放過,早早的就派人向其伸出了橄欖枝。”
“甚至于,孤還扮作讀書人,與那位才子私下見了一面,相談甚歡,他也滿口答應一定會投奔東宮”
“但是他只是表面上接受,暗地里卻與蘭陵府中的人接觸最終,他還是選擇了蘭陵”
“誒”
“”
太子殿下搖著頭,一臉惆悵失落,整個人由內而外都透著一種挫敗感。
當今天下,女皇當國,女皇對蘭陵公主格外寵愛看重,恩寵甚至都已超過親生兒子的太子
蘭陵公主在朝中大肆培植勢力,安插人手眼線,當今宰相一大半都出自蘭陵的門下,甚至于蘭陵公主自己都坐上了“尚書左仆射”的位子。
相對于蘭陵在朝中的“開疆拓土”,身為皇位合法繼承人的太子殿下,卻因為朝廷規章的限制,不能接觸任何朝臣
自然,培植勢力之事便無從談起。
太子在滿朝文武中的威信,遠遠不及蘭陵公主。
韜光養晦的太子殿下,倒也不去朝堂上與蘭陵公主一較高下,而是在另外一個領域展開了角逐
那就是人才的搶奪
人才,在當下普遍的世人看來,文彩就等同于個人的才能,尤其是詩才,若詩作的好,那說明此人必是人才
這種觀念根深蒂固。
十余年前,有大量讀書人便是憑借詩才入仕。
后來,當今女皇登基稱帝,這才著手廢除“詩詞入仕”的弊政,并明確規定百官都需出自科舉
但即便如此,詩才等同于才能的觀念,還是深入人心,太子殿下便是其中的“鐵桿支持者”。
為此,太子派人到處搜羅詩才絕佳之人,并網羅到東宮,作為賓客養起來,以待未來發揮巨大的作用
但,這數年以來,太子殿下的名頭,始終都不及蘭陵公主的名頭響亮。
許多詩才絕佳之人,大多都選擇了蘭陵公主
其實這也倒罷了,太子看得很開,那些選擇蘭陵公主的人,詩才雖然不錯但眼光絕對有問題,不要也罷。
而這次,主要是那才子的詩才真的好,太子還扮作讀書人親自見過此人但最后他還是選擇了蘭陵公主
這對太子的打擊太大了。
此事勾動了他對未來的焦慮。
對蘭陵公主手中的權勢也愈加畏懼。
他雖然是太子殿下,是皇位的繼承人,但誰也不能保證蘭陵公主不會有野心,畢竟,當今皇位上坐著的那個人,就是一個女人
心里這么一想,太子當真是愁得不行。
就連以往最喜歡的琴曲、歌舞,都興致缺缺,敷衍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