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農楊氏,即華陰楊氏。
弘農郡西漢元鼎四年置,轄河南黃河以南、宜陽以西的洛、伊、淅川,陜西渭河下游關中平原南岸以及洛水、社川河上游、丹江流域。
弘農是楊姓郡望,西漢丞相楊敞,玄孫楊震官太尉,號稱“關西孔子”,留下著名的“天知,神知,我知,你知!”的典故,其子楊秉、孫楊賜、重孫楊彪,其皆能繼承震公遺風,且均官至太尉,是為東漢“四世三公”。
這是楊家發展的第一個巔峰。
如此強大的楊家,雖然在漢末之時為曹操所忌諱,借故斬殺了楊彪之子楊修以為警示,但楊彪這一支的血脈并沒有斷絕。
而在這之前,從弘農楊家走出去的楊家人早已在外地開枝散葉,建立了自己的名號:比較有名的便是楊奉。楊奉當過車騎將軍,為人儒雅,與其子楊敷并以儒學為世人贊賞。
楊敷早死,留下了兩個兒子楊篡和楊眾。
楊篡是后世“龜山楊氏”的始祖。
而楊眾,他這一脈,尤其是到了他孫子這邊卻是權傾朝野。
楊超,楊眾子。生四子,柄、駿、珧、濟。駿、珧、濟號稱“西晉三楊”。
十三年前遭遇賈后一脈打擊的,也正是他們這一系。
楊超,楊眾這一脈算是就此斷絕了。
但,楊家的其他人依舊在朝廷中任有官職。
華陰,乃至弘農作為楊家的大本營,在十三年前的宮變中所遭遇的沖擊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當然,王聿從中央所聽到的消息大體是這樣,只是他所知的不大,放在下面究竟是一個怎樣的規模,卻也說不清楚了。
衛玠倒是在一邊補充了一件事情:元康宮變之后,賈后曾以捉拿楊駿余黨之名昭告天下,大索四方。
這就說得通了,地方上多有阿諛賈后之人,想必他們會在上面出一做十五,亂上加亂吧。
地方上的人接收消息的面少,往往聽風就是雨,朝廷明告如此,下面的人只要有點能力的自然就想著要獲取更多。
楊家在弘農的力量很強,他們占據了太多的利益,當支撐這些利益的支柱出現問題的時候,肯定會有很多聞到血腥氣味的鯊魚蜂擁而至,試圖從上面撕下一塊肉來。
陳安口中的所謂這些年楊家過得不甚如意,說的便是這件事情。
總之,楊家遭遇些許動蕩,這樣的動蕩,讓楊家旁支的旁支遭遇了沖擊。最終造成了湖縣楊琀的崛起。
“不過……湖縣楊琀這個人?我早年曾聽父母提起過,據說他是一個很不堪的人。有點傻,有點瘋。湖縣楊琀,譙國桓溫……這流傳在京中的兩大無賴啊。”王聿嘆息著有為楊琀貼上了這么一個標簽。
“有點傻?有點不堪?”李玨品味著這個消息,心中的別扭更盛:“不但是退婚流,就連廢柴流也跑出來了嗎?”
搖了搖頭,將這些有的沒有的事情甩到一邊,李玨干脆詢問兩人:“那么就你們的了解,湖縣我們下一步的落腳點應該是哪里?”
“這……”王聿和衛玠聞言猶豫了一下,旋即在李玨給出的地圖上搜尋了一番,最終點在了地圖上的某一個點上:“就是這里了。”
“這里?”李玨抬眼看去,便見那地圖上十分明顯的標注了“趙家集”三個字。
趙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