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混沌,讓人看不清方向,或許如瑯琊諸葛家那樣,狡兔三窯,分別下注才是世家真正的生存之道。
“子諒,你看怎么樣?”消息擴散開來,在緱氏北渡口的一家客棧里,一臉風塵儒雅中年微微的瞇起眼睛詢問坐在自己身邊長子。
中年人是睿智的,這自從他微微瞇起眼睛就透著宛如星辰般的光芒就可以看出。
他名叫盧志,乃是朝廷的中書監,更是曾經的皇太弟司馬潁謀主。在推司馬潁上位的過程中出了大力氣,只是司馬潁上位之后得意忘形,高傲自大,對他的諫言屢屢拒絕,最后被司馬颙所掌握,已至落了個被廢的下場。
司馬潁被廢,他這個謀主也沒有好下場,他被朝廷免職了。
好在他也看不慣司馬颙,于是他便帶著三個兒子從長安返回洛陽,打算從洛陽北上返回幽州老家。
本來這一路都還算順利,卻不想在這里遇上了幽燕十八騎的匪徒,更聽到了緱氏的盧氏分支被人屠滅的消息。
緱氏盧氏分支是盧家的遠房,可他們與盧志并未出五服,而且盧志昔日在洛陽的時候,還得到他們禮敬,雖然他們的進獻之物并不貴重,可這份心意還是要領的。
盧志記著,驟然聽聞此說也不禁悲泣不已。心中也把汲桑、石勒一伙記恨上了。如果不是現在他被免官,如果現在還是司馬潁主政,他絕對會公器私用一把,讓朝廷出兵討伐汲桑的。
他是飽讀詩書的人,但不是讀書入迷的傻白甜,十幾年的宦海生涯,讓他變得老辣無比。
別說區區的公器私用,就連進讒言,他也是會的——當初在對待陸機問題上,他也是出了好大一把力氣。
總之,他算是一位合格的謀士。
只是眼下,他這位謀士多少有些茫然。在知道緱氏的變故之后,想起自己這些年的所作所為,他心里多少也是有些觸動的。
他反思自己的所做作為,又想起天下的情況,心中一嘆,對之后也有些琢磨不定了。
他也是從三國時代走過來的人。雖然他出生的時候三國已經接近尾聲,可他父親,祖父,都會和他訴說當年亂世的情況。要知道,他的曾祖父盧植可是親眼見證亂世發端的老人。
天下亂了,這亂還是由他的手造成的。
盧志心里也是五味陳雜。
他是司馬穎的謀主,對司馬穎的情況了如指掌,他知道司馬穎已就是那個樣子絕不可能有多少翻盤的可能。
他受司馬穎的知遇之恩,到沒有背叛司馬穎的想法,但是面對日益混亂的局面,他心里也不得不為自己的后代考慮。
眼下,他的兒子們都還很年輕。盧諶,只是一個十八歲的青年;盧謐,只有十五歲;盧詵,也只有十二歲……
盧志看得明白:他自己則一輩子也就這樣了,但自己的兒子們……
盧志還是希望他們能夠過得更安全一些,在這個即將到來的亂世里。
所以,對盧諶興沖沖告訴自己有個叫李玨的豪強竟然殺退了汲桑的馬匪,甚至把汲桑的腦袋都拿下來的時候,想起自己曾經聽說過的有關李玨傳聞,以及這幾日流傳在河南地面上的諸般聲音,這讓盧志對李玨有了一些興趣。
他就李玨所說的那些話詢問自己的長子,想考校一下他的水平,也想試探一下他對李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