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軍?
看著自己面前的這位明明很瘦,可臉上卻是一片愁苦的顏色,還不住落下豆大冷汗的家伙,李玨心中就不住的為他感到可憐。
本以為河東是個好地方,自己可以安心的享受一下,卻不想隨著那個漢國的建立,這里卻成了邊境。
邊境的太守不好做,尤其對這位據說以清談黃老出身的太守更是如此。
羅太守不是高門出身,為了獲取書籍知識,他不得不全心全意的去鉆研學說。在黃老清談之上,他的水平是實打實的高。這樣的真材實料讓他漸漸出名,進而受到舉薦,進入了官場。他善于玄談,但對于庶務便生疏許多。
以他的水平擔任內地繁華之所的太守縣令是沒有什么問題,可是來擔當這等邊郡太守,他實在是勉為其難。這些日子漢軍再次南下,雖然進攻的主方向是冀州的繁華所在,但也有不少小軍勢入侵河東一帶。
這些軍勢兵馬不多,也就三五千人的規模,其中步騎各半,似乎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可對于羅峰而言卻是異常棘手的存在。這些天他被下面的告急文書鬧得的是焦頭爛額。
他亟待解決這個該死的問題,但作為太守他手中是沒有兵的。
因為他不姓司馬,也不姓王。或許是出于對漢末亂世的恐懼,司馬家的朝廷之下,外姓太守、刺史基本是沒有兵力的,有兵力的大都是被加了將軍銜與那些諸侯王走得很近的人。
羅峰顯然不在此列。
于是,他就顯得苦逼了。
他不斷向司州,向冀州求援,但忙著爭權奪利的司馬家的那些有兵力的王爺們哪里顧得了他這等小事情呢。
朝廷沒有回復羅峰,但羅峰聽到了來自長安的某些聲音。
“鮮疥之患,也要出兵?自己解決不行嗎?朝廷養你們,可不是為了讓你們吃白飯的。”
羅峰的心因此而涼了,他不得不自己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怎么解決?
病急亂投醫,他自然待著誰就是誰了。李玨就這么被他逮著了。
不過聽他如此問話,李玨著實也有些懵逼。
“我是漢人啊!”李玨十分肯定這一點。他從后世而來,隔了一千多年,也不知道自己的血脈里有沒有游牧民族的血液,但從自我認知和文化習俗上來說,他是絕對認同自己的是漢人的,他立場是絕對的漢人立場。
“讓漢人去打漢軍。這說法聽起來絕對別扭啊!”
李玨嘆息著。
不過,打劉淵他可是一點負擔也沒有,只是他覺得劉淵取的這個國號真的是賊雞而陰損了。
或許,劉淵還有別的用意,但不管劉淵的用意是什么,李玨這一下都覺自己有些嫉妒了。
“漢家旗號只能由漢家英雄來打,你們匈奴這等蠻夷有什么資格呢。”李玨如是想道。
不過,李玨還記得自己來此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什么。
自己可不是來和劉淵交戰的。
自己帶隊來此乃是為了與東瀛公會盟,從他那兒拿到自己需要的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