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步入城,青色的石板路上遍布了許多狼藉的小物件。地上的泥土和人們奔跑的腳步將這些原本還能使用的東西變成黑兮兮的一團,再也分辨不出其中的模樣。
空氣里彌漫著一種古怪的味道,具體是什么……一時間沒有人想得出來。
陜縣城并不大,周長不過十六里。原來在這里生活的五萬百姓,眼下已經全部都不在了。他們被李玨遷離了這里,帶走了他們認為最值錢的家當。但他們沒有能夠帶走城里的房屋,而這些房屋,眼下都成為畢垣軍爭相入住的好地方。
比起薄薄的老布軍帳,自然還是有著四面墻壁的民房更舒適一些。勞累了一天的士兵們自然無比的希望自己這個晚上能有一張榻可供安眠。更別說這些民房大都還有灶臺,讓他們這些人不必埋鍋就可以造飯。
總之,住民房就是比住帳篷舒服。
于是,小兵們進住民房,將軍們則入住了李玨在陜縣的縣衙。他們都期待能在這里安穩的休息一宿,讓自己養足了精神準備應付明天的追擊。
寂靜的陜縣城再次變得喧嘩起來,人嚼馬嘶聲響,一支支燃起的火把,將整個城池變作了不夜之地。
城池比軍營大,三萬多士兵進入其中就像灑向面團的芝麻一般,彼此間都有泥土木欄阻隔。雖然住的舒心,但彼此的聯系卻是降低了許多。城池民居的分割確實不利于軍隊的統一管理。如果不是眼下劉備軍的人早就走得不知所蹤,畢垣派人偵察周圍數里之地都看不到李玨軍主力的身影,畢垣才容許自家士兵如此放松。
士兵分散開來,他們熙熙攘攘,三三兩兩,幾許疲憊,幾番辛勞。
夜已經深了,還掙扎眼睛的士兵最好鍋里的粟米早點蒸熟,好讓自己早點填報肚子,盡快爬上榻去,閉上眼睛歇息。
他們已經很累了,休息卻是他們最大的希望。
“多加一點柴,讓火燒的旺旺的。火旺鍋熱,飯才熟的快啊。”一件民房內一名伍長大聲的朝自己手下的軍士嚷嚷。
“好!我這就去多抱一點茅草來。”士兵大聲的回應。這一鍋吃食,也有他的份,他自己也是很上心的。
“去外邊找找,別去屋頂亂薅啊!今夜的的風大了,說不定哪里就下起雨來。我可不想睡到半夜屋里漏水。”伍長緊張的叮囑道。
“好的,好的!”士兵連連點頭。他表示自己一定會按照老大的吩咐去做。
如此的忙碌,不是一處,而是整個城池里所有曹軍之間相當普遍的事情。
在這個夜色如墨,星羅棋布的晚上,整個新野城就是一個忙碌而喧囂的大廚房。
這一刻,異常安心的他們都認為自己是這里的主人。他們并沒有想過這座城池原來的主人并沒有離開這個地方。
開伙了。
火焰在灶里你燃燒著。那雀躍的火苗所散發出來的熱量炙烤著灶臺下一塊青色的石板,很快石板被燒得滾燙,連帶著石板之后的甬道也充滿了炙熱的空氣。
甬道是安置于地下的,這是鏈接了陜縣城下無數地道中的一支,它并不寬闊,只能容納區區一人行動。對于運用在軍事行動中的士兵而言,這樣的甬道是在太過狹窄了。
不過……
“這已經夠用了。畢竟誰也沒有想過要用這甬道出兵,不是么?”清亮的話語聲響起。
在無數甬道匯聚的地方,有一間寬敞的屋子,在屋子里被認為早已逃之夭夭的李玨和謝安正匯聚一堂,聽著由甬道出沒的尖兵匯報而來的各種消息。
消息來得很快,顯然已甬道的寬敞程度一人出沒其中還是相當輕松的。因為這樣的輕松,所以對于謝安有所疑惑之下,李玨卻是滿不在乎的說了這么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