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玨現在就名義而言是司馬越這邊的人。司馬越的盟友自然也就是他的盟友。
劉弘攻擊了司馬越的盟友司馬釋,李玨自然有借口為他復仇。
正如桓溫所言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借口。
只是……
劉弘為什么要攻擊司馬釋?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李玨對這個問題有些好奇,他直接詢問馬寧。
“劉弘的荊州刺史,南蠻校尉是得到司馬颙認可的,他遵從朝廷的命令,實際上是站在司馬颙那一邊。但劉弘不滿張方的情報,對司馬颙也有些看不起。
有消息說,劉弘打算投靠到司馬越這邊。劉弘是個謹慎的人,但司馬颙也不是常人,劉弘的動作被司馬颙察覺。為了阻止劉弘投靠司馬越,司馬颙他的親信張光擔當順陽太守以牽制劉弘。
當時有人勸說劉弘斬殺張光向司馬越證明自己的忠誠,但劉弘卻拒絕:‘宰輔的得失,怎么是張光之罪!危害別人求得自安,這不是君子所應該做的。’
劉弘沒有對張光下手,引起了彭城王司馬釋的不滿,司馬釋決定攻擊張光,卻被劉弘帶兵阻攔。司馬釋是一個剛強的人,他魯莽的向劉弘的荊州軍發動沖擊,卻被劉弘擊退。司馬釋損兵折將,沒有臉面繼續待在完成。他出奔,向東投靠司馬越去了。”
馬寧將劉弘與司馬釋交手的來龍去脈和李玨解釋了一下。
盡管他說的十分簡單,可聽著這些話語,劉弘的形象在李玨心里卻變得豐滿起來。
這是一個有所堅持的割據官員。他割據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保存國家的元氣,他不喜歡無謂的征伐,他只是想穩定地方,病利用自己的名望去阻止這場戰爭而已。
這是一個君子的想法,也是一個天真的想法。
因為他是君子,所以他不愿意因為自己和司馬颙的對立而牽連張光,因為他的天真,所以他為了阻止戰爭而和司馬釋對上了。
劉弘是一名將,所以司馬釋這樣的人根本就不是他的對手。一戰而下,司馬釋就被他給擊退了。但,他沒有擒殺司馬釋,而是放任司馬釋就此返回司馬越那邊——他不想和司馬越結仇。
但是……
這仇已經結下了。司馬釋那么剛硬的人,怎么會接受這樣的奇恥大辱?于是,司馬釋肯定會到司馬越那邊搬弄是非。司馬越心中對劉弘也會有所“警惕”。
“這可真是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啊。”李玨嘟囔著,他基本已經能夠想到接下來的,要發生的一系列變故了。
“按照情報,這已經是六天前的事情了,如今司馬釋沒有軍隊的拖累,他應該已經抵達司馬越那兒了吧。”李玨思索了一下,旋即開口吩咐謝安:“安石,麻煩你給我起草一份文書,我打算出兵征伐荊州,討伐司馬颙的走狗劉弘!”
李玨幽幽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