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劉弘忙碌不停,而北面的戰爭他暫時交給劉盤、陶侃等人去負責——事實上,這兩年他的身體已經出現的了一些問題,他知道自己已經老了,所以他有意識為自己的兒子和手下鋪路。
襄陽這邊的動作就這樣了。劉弘的命令很快也落入衛展的手中。衛展也是世家之人,他在荊州呆了這么久,也積攢了一批人脈。通過這些人,他也能夠比較迅速的了解襄陽的情況。劉弘究竟是怎么想的,他下達了什么命令。
這些衛展在得知之后都和李玨說明了。
“看來我們的計劃很成功嘛!連劉弘都迷惑過去了。”聽到劉弘給新野那邊下達的命令竟然是這樣,李玨的臉上不由得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來。
劉弘很強,李玨從別人的口中聽說過,眼下也親眼見識到了劉弘的布局。他的布局是李玨最感到頭痛的。互為犄角的嚴密防守,看似分散了兵力,可每一座城池都有數千兵馬進行防守——這些人都是正規的兵馬,卻非宛城那種大雜燴可以比擬。
事實上,即使以宛城的那種烏合之眾,只要他們一心防守的話那就算李玨手中有百門大炮都無法在一兩天內的攻入城中。而李玨只要在城下耽擱一兩天的功夫,從其他城池派來的援兵就會趕到,襲擾李玨的身后令李玨腹背受敵,這不是李玨希望的見到。盡管李玨也能在野戰中擊敗對方,但這樣的擊敗就算不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但也會損失個兩百三百。
李玨的底氣并不充裕,就是這兩百三百的損失,他也著實有些受不了。
以小王而凌大邦!
這是李玨現在正在做的事情,他為此得小心翼翼才行。
此時,李玨并不在宛城。雖然劉弘那邊以為他沒有動靜。可事實上,就在舉辦宴會的那個晚上,在一切都商討完成之后,他便直接離開了宛城。
他從宛城向西,晝伏夜行,終于在整整三天之后,來到了酂縣之外。他帶的兵馬不多,也就七八百人,正好依靠酂縣城郊的丘陵潛藏自己的蹤跡。
這一刻,他離酂縣只有區區三十里不到的距離。
這一夜是十月初十,離滿月之日還有數天時間,天上的越發已然成了一個半圓。半圓之月散發的光芒并不璀璨,但隱隱約約之中依靠良好的視力和手中的水晶筒,李玨還是很清楚的看到了三十里外的那座城池。
他看到了城池之上的火把。隱約發現今日的火把,比昨天似乎少了一些。
對此他輕輕的點頭,因為這和情報中關于酂縣往南調動的情報是四分一致的。
今夜的行動是李玨軍整個大行動的一部分——在今夜之前,李玨軍的另一支部隊就已經在冠軍和淯陽一帶進行運動,擺出一副準備南下的樣子,令順陽、穰縣等地的守軍緊張不已。
為了應對有可能發動的攻勢,他們也不得不進行了相應的戰術調整,而酂縣兵力的調動也是這調整中的一部分。
總之,眼下正是酂縣最為空虛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