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武、陶明,你們統領騎兵兩千與我即刻趕赴順陽,陶晨,你統領剩下的步卒與我抵達……”在密林之中,陶侃直接下達了命令。
“諾!”隨著陶侃的話音落下,周圍響起了一片應承之聲。
大軍就此分裂,陶侃領著騎兵不管不顧的直插北邊,而剩下步兵著依著以前的步驟緩緩向前。
這一下的變化,看的監視他們的人看得有些急了。
其實在軍中能夠擔任斥候的,能夠承擔這等襲擾計劃的人,不管其原先的水平究竟如何但到了到了眼下,都至少擁有相當的判斷力。在看到這一幕后,他們都明白陶侃的目標:“他們是要兵分兩路,一路以正常的速度行軍,以為后援;一路則倍道而進,直接前往順陽,看來他們是想直接去接受順陽守軍的力量。他們不想讓我們先把順陽拿下啊。”
“怎么辦?”一名斥候開口詢問自己的上司。
“將這里的情報通報給主公那邊知曉。另外,我們得設法延緩那些騎兵的前進。”留著絡腮胡的斥候首領瞇起眼睛,稍稍一想卻是迅速的做出了決定。
“好!”眾人點頭,沒有更多的意見。只是默默的分頭行動,快馬加鞭的離去。
各人有各人的算計,各人有各人的行動。
李玨從馬寧那兒得知了陶侃的行動,并沒有非常在意。消息傳到他這邊的時候,他離順陽只有不到一天的距離,而此時陶侃也還需要兩天的時間才能抵達順陽。
十數個時辰的差距,讓李玨完全有信心趕在陶侃抵達之前拿下順陽——這可不是什么天方夜譚,雖說晚上沒有辦法攻城,但李玨手中還有張光這個大殺器。要知道順陽的守將和武當的守將一般都是張光的仆人。只要李玨吧張光往軍陣之前一推,那他們會做出怎樣的選擇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我們拿下順陽的機會應該還是很大的吧。”李玨對自己還是有信心的。
事實上,接下來的發展也證明了這一點。
在陶侃之前,李玨就抵達順陽城下。此時已是天黑,李玨不可能直接攻城,因此也只能在城外建立營寨。
他是打算等明天一大早就拿下順陽城的,這樣的計劃很好。
然而還不等天亮,一個驚人的消息便傳到了他的耳中。
位于后軍負責看押俘虜和物資的謝玄遭遇了陶侃突襲,負責押運的五百守兵損失過半。謝玄帶著剩余人馬逃入一山谷之中,依托地形死守。所看押的糧草物資和俘虜都被陶侃奪取了。
如今陶侃整合了剩余兵馬正朝順陽大步而來,似乎想趁機襲擊自己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