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騎兵沖陣聲勢浩大。陶侃帶來的騎兵不過兩千,但其聲勢卻是令天空風云激蕩,地上煙塵如龍。
“真是一支精銳啊!”看著對面如颶風一般駭人的氣勢,李玨不由得感慨了一聲。和李玨原先所遭遇的那些南鄉郡士兵不同,陶侃帶來的這些可是真正的荊州兵,他們都是劉弘、陶侃訓練出來的,威震江南的存在。
騎兵沖陣,一開始是宛如海浪般的一線平推,但隨著雙方距離的迅速拉近,就變成了鋒銳在前掩殺于后的鋒矢陣。
而這陣列的鋒銳所指之處正是李玨強弩兵和長槍兵的結合所在——陶侃沒有直面李玨的炮陣,而是選擇了他最為熟悉的地方。
雖然強弩的攻擊力很強,但其射速之慢也是人所共知的。陶侃自然會抓住這最令自己熟悉的一點加以利用。
“嗯,這說明這人還是相當小心的。荊州名將果然名不虛傳。”李玨念叨著,贊許的點了點頭。
只是贊許歸贊許,該干的事情還是得干,要知道眼下直面這些騎兵的不是別人而是李玨自己。他無論如何都必須將這些騎兵攔下,要不然……
“按照計劃行事。”定定的看了好一會,估算到兩者之間的距離已經縮短到了三百步左右。這個距離對騎兵來說已是極近,以他們如今奔馳的速度而言,想要跨越也不過是十幾個呼吸的事情。
而對李玨這邊來說,這十幾個呼吸的功夫能做什么呢?
也許調動兵馬還不夠,但點個火,扣動扳機什么的還是能夠做到的。
按計劃行事!
這很簡單的一句話。但簡單之后,卻是帶了那些士兵刻苦的訓練成果。他們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血汗,都放在這里的了。
眼見對方離自己這邊越來越近,各炮位的炮長都已做好了相應的計算。一切都調整好了。隨著,炮長的一聲令下,火炮和百虎奔雷車的引線被點燃。閃爍的火光迅速沿著寸許長短的引線向內燃燒。兩三個呼吸之后,沉悶的壓抑被打破,宛如秋雷一般的爆鳴聲響徹天地。
一團團火光從黑色的炮口中迸射而出,一支支長箭在火藥的推進下飛上天空,拖弋著白色的軌跡,掠出弧線狠狠的砸落于陶侃的軍陣之中。
炮彈落下,在騎兵的陣列里犁出一道道血痕。雖然騎兵的陣列沒有步兵那么密集,但李玨這邊選取的乃是對方那鋒銳的箭尖。這一炮下去,要不不中,一旦命中了往往也能帶走兩三條性命。
火炮已是如此,那白虎奔雷車的齊射便更是聲勢驚人,一片箭云直接籠罩下來,卻是任你怎么躲閃都沒用的。
畢竟,你躲得了一時,卻躲不了一世,而且你自己能夠躲避開去,但你身下的坐騎卻未必能躲過去。鋒利的箭落在戰馬身上,一樣是能要它們的性命的。而疾馳之中的他們一旦沒了戰馬的托付,那他們在這等縱馬奔馳之中也只是死路一條。
總之,在箭如雨下之中,陶侃的騎兵卻是被生生的刮掉的一層。兩千的騎兵一下子去了十分之一還多,這也著實讓陶侃心中滴血了。
不過,陶侃并沒有放棄。在李玨那邊發動攻擊的時候,陶侃就用自己從李玨麾下斥候手中繳獲的水晶筒仔細的端看了李玨軍陣之中的情況,他發現這些能夠發出如此攻勢的物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變化”——火炮偏移了好長一段距離,李玨的士兵正努力將它們恢復原樣;而那些能夠噴射出鋒利箭矢的玩意兒,則被他們從車架上卸下,拋棄到一邊。
這一切,他們習以為常,做得行云流水,可陶侃依舊從他們的舉動中看到了一絲這種武器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