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快的動作,他們看起來比我們還麻利呢。”陶晨說著心中略微有些不安。
“麻利?他們是麻利的找死呢。”陶武看似不屑的撇了撇嘴,心中的一分警惕也提高到了頂點。
跟隨陶侃日久,他們也學到了陶侃的幾分性情,別的不說,就這謹慎兩個字,他們還是牢牢記著的。
“前進,一進入谷地,我們就展開陣型。”就在他們議論紛紛的時候,走在他們前面的陶侃突然開口吩咐道:“這一次我們用鶴翼陣對敵。”
“諾!”陶侃命令傳入他們的耳中,他們俱是一凜,躬身垂首稱是。
一個時辰之后,日頭上升,光明大作。在辰時泛起的大日之光下,陶侃領著一萬多人浩浩蕩蕩的開進了山谷。
山谷不大,東西寬闊五里,南北縱深三里,在四周只有十余丈高低的小山丘包裹之下倒和一口淺底大甕十分相似。
山谷之中淺草低低,地勢平坦,一目望去,正適合大軍正面搏殺,倒是沒有回旋周轉的可能。
這里,就是一個適合雙方硬碰硬的地方。
陶侃到時,對面的謝玄與陳安已經列好的陣勢。他們兵馬不多,也就兩三千人的模樣,在山谷的另一邊,排起了圓圓的方圓陣,似乎是打定主意守在那兒阻止自家軍隊通過了。
“阻擊嗎?他們究竟想做什么?”陶侃看著,微微的瞇起了眼睛。
方圓陣勢適合防守的陣型,他陣列密集,移動速度緩慢。
陶侃不知道對面的人究竟是怎么想的,可就眼前的情況來看,卻是很幸運的讓自己有了排兵布陣的時間——畢竟對方如此陣勢,根本就是放任自己在山谷中排兵布陣嘛。
這是對方的好意,陶侃可不想辜負了。
于是,鶴翼陣集結起來。
陶侃作為大將安靜的立于鶴翼陣的中底,也就那個凹陷進去的位置。他在這里布置下了不少的自己手中所有的騎兵。作為全軍的殺手锏,他將這些騎兵隱藏在層層疊疊的旌旗之后。在這些遮蔽騎兵的旌旗之前,則是三排弓弩戰線和三排長槍防線。
鶴翼陣是形如飛鳥展開羽翼的陣型。陶侃讓陶晨領三千軍兵布置與鶴翼之左;而陶武則領剩下的三千人立于鶴翼之右。
他沒有做什么重點分配之流,在他安置下鶴翼的左右兩側兵馬都是相當的。
雙方陣列而成,彼此之間的距離大約在兩里左右。
隆隆的鼓聲在這個時候被敲起來。最先響起的是陶侃這邊的鼓聲。之后,謝玄那邊的鼓聲也隨之響了起來。
鼓聲便是進軍的信號。
在隆隆的鼓點聲中,官軍陶侃的鶴翼陣和謝玄的方圓陣在緩緩的靠近。
他們依著一定的節奏,以一種并不迅速的腳步,維持彼此之間的距離。
這一刻,雙方氣勢沖天,將原本聚集在雙方頭頂之上的白云也被這龐大的殺氣給驚著了。它們飛快的后退,只在遙遙的遠處堆積在一起,環成一圈,將一碧如洗的藍天暴露在兩軍的頭頂上。
這一片天很是寬闊,寧靜的令人心平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