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元宵節的時候,人一波一波的到來了。
李玨很早就知道這些人到來的消息,但直到元宵節的前幾天,李玨才收到這些使者抵達襄陽的消息。
他們去做什么了?為什么在路上度過了這么久?竟然連節都是在路上過的,這實在有些不同尋常。
一開始李玨對此也很有些懵懂,可在看了馬寧送來的情報之后,卻是明白過來:“他們還能做什么呢?不過是一路上走走停停晃蕩過來的。他們對梁縣似乎抱有很大的興趣,也想著要探查大鐵廠的種種機密呢。”
“唔,真是諜影重重啊!”李玨掩卷嘆息,卻又搖了搖頭。
說實在的,這些人會如此做并不出乎李玨的預料。只是他輕視了這些人對自己手中那些秘密的重視程度,能夠連年都顧不上而竭力探查自己的情報,這足以說明他們對自己的重視,以及他們對各自主公的忠臣——總而言之,這一次派到自己這邊當使者的一批人都是各自勢力主公的親信,而且也是相當有能力的一群人。
“看來我拿下荊州,就好像是捅了馬蜂窩一般。大家對我的警惕心大大的提高了啊。”李玨對此到沒有自己成為被人重視的香餑餑的快意,反而覺得這有些令人厭煩。
荊州已經在他的手中,對于如何發展荊州,他有一系列手段和安排。只是這里面的某些東西,他并不想讓這些人知曉,所以他著實覺得這些人的到來打亂了他的步伐。
“真想將他們統統趕走,好讓我能夠安安心心的種田。”李玨如是想著,最終也只能無奈的搖了搖頭,因為他知道這只是一個奢望。
事實上,無論他究竟是喜歡還是厭煩,人家都把使者派到自己這邊了,自己無論如何都必須和他們進行接觸。
人終究是社會性的,你想閉關鎖國安安靜靜的在哪兒做旁觀者,積蓄自己的力量,可總有人會看穿你的布局,讓你從安靜的屋子里出來進而卷入一場又一場的風波之中。
“甩不掉,便只能面對了。”想到這里,李玨嘆了一口氣。
此時華燈初上,正是臨近飯點的時候,可李玨卻有些迫不及待的把蒯恒、陶侃、桓溫、謝安,謝玄,衛玠,盧志等人召集過來商議此事。
“東海王派人來了,司馬颙也派人來了,還有陳敏的使者,李雄的使者……甚至匈奴人的使者都來了。襄陽城里現在可算是一個大舞臺,什么牛鬼蛇神都出現了。這還只是明面上的,至于暗地里誰知道他們又會有什么幺蛾子呢。”李玨讓負責情報的馬寧將情況和眾人簡單的說了一下,旋即便把更加詳細的情報分發給他們,直接了當的詢問他們:“對于這些人,我們究竟該怎么應對?”
聽李玨如此了當的發問,第一次參加這種會議的蒯恒和陶侃有些懵。作為一個“粉嫩”的萌新,他們自然先把嘴巴閉上,把耳朵豎起,仔細聆聽別人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