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遠也不多說了,事實會證明一切。
美國號稱車輪上的國家,從三十年代開始,汽車市場就蓬勃發展了,1991年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的人均擁有車輛數量是1.01,也就是說,平均每人擁有一輛車。
這是多恐怖的數據!
美國的人工成本高,家庭車出毛病的情況下,只要能自己解決的,就不會去維修廠,這也是幾乎每個美國家庭都有一個小作坊的原因,也是許多結了婚的美國男人都會做一些小的手工活,會進行簡單汽車維修的原因。
并不是因為他們多勤快,而是因為找別人修太貴了!
姚遠有針對性地設計了這一套維修工具,符合美國汽車市場絕大多數的民用車規格。
可以這么說,一大一小兩種工具箱,是居家旅行必備的利器。
這種小機械產品,在美國的主要銷售渠道是超市。
姚遠沒有盲目地拉客,手里拿著幾張傳單,背著手就四處轉了起來,尋找著美國超市采購商。
前往汽車用品區的路上,經過農業機械展區,無意中看到了三旗公司的展區,他們此次參展的有農用車和仿躍進132的卡車。
他舉步湊過去看情況。
三旗公司是大氣的,放眼整個省內,也是數一數二的大企業,整個展區面積將近一千個平米,可是偌大的展區里,除了他們展出銷售的農用車和輕型卡車,以及自己的幾個員工之外,幾乎無人問津。
銷售經理顧同芳和外聯處長吳正豪愁眉苦臉,坐在那里相對無言。
其實不光是他們,整個展區里,國內廠家的展區都是差不多情況,而國外廠家的展區是非常熱鬧的,兩下一對比,差距就越發顯得懸殊了。
顧同芳重重地抽了口煙,道,“羅總向領導拍了胸膛,這次展會一定能拿下起碼一百萬美元的訂單,可是還有兩天展會就結束了,我是一個訂單都沒有接到!”
“我就納了悶了,我們的東西明明很便宜,要是性能……其實還不是那么回事,那些鬼佬怎么就看不上呢?這可是我們的農用車和輕型卡車第一次參展,出師不利啊!”
吳正豪安慰說,“不是還有兩天嗎,再等等。買貨的往往是等到最后時刻才下手。我問過,以前的展會,交易高峰期是開始兩天和最后兩天。還留在這里的,肯定是還沒找到合適的產品。”
“但愿如此吧。”
“羅總來了。”吳正豪突然說。
二人連忙起身,抬眼看到三旗公司的總經理羅輝遠遠的走過來,身后跟著好幾個隨從,派頭非常大。
“老顧,三菱汽車的事情先別說,那小子就是一空口白話騙錢的主,我們自己把他料理掉,別給羅總添堵。”吳正豪低聲交代道。
顧同芳點頭,“我知道。”
上次在賓館大堂偶遇之后,吳正豪給高健打了電話詢問了姚遠的情況,高健把知道的一五一十地說了,包括寶馬機械的情況。
吳正豪這才發現,所謂寶馬機械,根本就是皮包公司,而姚遠只不過是西海糖廠職工子弟,是西工大的在校大學生。
他斷定姚遠是到三菱汽車那里行騙了,因此絲毫不擔心接下來和三菱汽車談合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