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姚,遠大貿易在展會上一鳴驚人,勇奪一千三百萬美元外貿訂單,給家鄉爭了光,真的很了不起。”
周梁豎著大拇指,隨口問,“沃爾瑪和克羅格公司會支付預付款的吧?”
姚遠知道他想知道什么,笑著道,“沒有預付款。”
周梁眉頭不經意的皺了皺。
姚遠說,“是全款,合同簽訂后一個星期內,兩家公司的貨款全部到遠大貿易的賬戶上。”
“先給錢?這兩家公司很好說話嘛。”周梁很意外。
平時創匯的時候,外商通常會提出很多附加條件,包括但不限于貨款支付延期等條件。
最最最好的也不過是預付一小部分貨款,甚至有些要求是交貨后付款。
貨物還沒影呢,就先把錢全部付了,這是前所未見的。
周梁說,“小姚,一年之內交付一千三百萬美元的貨,遠大貿易壓力比較大吧,我知道遠大貿易沒有工廠,你看這樣行不行,拿出一部分訂單來交給其他企業來做,利潤方面你不要擔心,市里出面,其他企業一定會保證遠大貿易的利潤。”
這話說得就有些拿姚遠當小孩子看待了。
所謂保證利潤這些都是次要的,而最關鍵的外匯問題,周梁避而不談。遠大貿易給出去的是外貿訂單,接收方賺到的是外匯,是美元,而遠大貿易得到的回報呢,只能是華夏幣。
美元變成了華夏幣,哪怕按照高于官方匯率來結算,遠大貿易都是吃虧的。
可以這么說,華夏幣要多少有多少,但是要從國外采購設備什么的,必須要用到外匯。
國家對外匯的管理如此嚴格正是因為當前的外匯實在是太少了。
相對而言,單單針對外貿訂單來說,南港拿出來的誠意是最少的,還比不上一個魯機總廠。
姚遠不打算繞圈子了,他說,“周市長,遠大貿易手里實際上有兩筆外貿訂單,一筆是和沃爾瑪公司的,價值900萬美元,另一筆是和克羅格公司的,價值384萬美元。”
“克羅格公司的訂單已經轉讓出去了,合作對象是魯機總廠,方向機械與魯機總廠達成了一系列合作協議。”姚遠說,“洪建宏廠長也來南港了,方向機械和魯機總廠之間的簽約儀式,也是要市里主持的。”
周梁的臉色很不好看了,“方向機械是哪里的企業?”
“也是我的,新公司。”姚遠說。
周梁的注意力還是在外貿訂單上,他問,“沃爾瑪的訂單呢?”
“沃爾瑪公司的訂單,方向機械可以完成。”姚遠說。
周梁聽到這里也就全明白了,語氣有些不太好了,“姚總,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遠大貿易寧愿和遠在魯省的魯機總廠合作,也不愿意分出點量給家鄉的企業嗎?”
姚遠淡淡地說,“如果是三旗公司這樣的本地企業,我寧愿自己建廠來生產。幾十萬套的量而已,再不行,我就分到下面縣鎮的小機械廠,他們可不管外匯不外匯的,只要給錢就都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