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事求是地說,姚遠要他們的采購價不算低,姚遠不會做殺雞取卵的事情,而且,給各個廠家的采購價是唯一的,是沒有討價還價空間的。
在考慮采購價的時候,姚遠就已經想到了后續的各種可能,包括給廠家預留了降價的空間。
國產品牌大降價的趨勢不可避免,姚遠要做的,便是充分利用歷史軌跡上的每一個節點,來達到目標,而他的目標,則與國貨崛起是一致的。
他心存高遠,目標不在輕工業,也不在服務業,而是在重工業,重工業是吞金獸,需要長期持續地投入海量資金,且回報周期長,這便意味著他需要借助輕工業和服務業這些投入回報周期短的產業來造血,以便為重工產業供血。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決定做了,姚遠就不會只賺一波快錢就走,或者說只為了賺錢。
他有他的行業理想。
引進進口家電,是他故意為之。
原因很簡單,國產品牌必須要感受到巨大壓力,同時要讓家電產品的價格持續下降,讓更多的家庭有能力用得起現代化家電。
面對裴東南堅決的拒絕,姚遠并不感到意外,他道,“最少降百分之十五,廠家讓利的目的有兩個方面,第一,回饋顧客,讓更多的人用得起冰箱,第二,這部分錢會用來購買贈品,作為促銷的一種手段。”
“姚總,這是不可能的,我們的毛利潤本就非常薄了,降百分之十五意味著我們要往里面貼錢。如果我沒有聽錯,你所指的是要我們在現有出貨價的基礎上降低百分之十五,這是不可能的。”裴東南的態度很堅決。
姚遠卻沒有解釋了,而是微微點頭道,“我能理解,很遺憾,遠大電器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裴東南冷笑著說,“姚總,你給我三個選擇,實際上就是一個選擇,不都是降價嗎?你一開口就讓我們降價百分之十五,原本給遠大電器的價格就十分低了,是所有出貨價里最低的,再讓我們降百分之十五,那不是要我們命嗎?姚總,這么做是不是太過分了?”
董小姐微微皺著眉頭思索著,李梅則小心翼翼地看著姚遠,擔心下一刻就會爆發出激烈的爭吵。
顯而易見,董小姐聽出了一些意思來,姚遠這些話不僅僅是說給裴東南聽的,否則不會讓她和李梅也留下來。
姚遠所講的,也許就是格力未來要面對的現實問題,董小姐想到了這一點。
姚遠并沒有生氣,而是示意裴東南稍安勿躁,道,“千寶冰箱的副總昨天下午就到了南港,我還沒有和他見面。另外,美菱的方德忠經理一直在這里,這你是知道的。”
一句話就讓裴東南完全冷靜下來了。
90年代國產冰箱里,美菱和新飛是幾乎齊名的,而千寶冰箱更厲害,80年代的時候就是全國第一品牌了,而且是粵省本地的品牌,這幾年發展勢頭雖然有些遲緩,但依然實力強勁,又有本地企業的優勢。
裴東南不得不冷靜下來考慮未來。
新飛要打入南方市場,主力武器是冰箱是毋庸置疑的,進入粵省的話,早晚要和千寶冰箱正面遭遇。
借助遠大電器這個平臺,新飛廠獲得了一次絕佳的入場機會,前提是,新飛廠能否抓到并且利用起來。
姚遠的意思非常明確——你不干,有的是人干,你不降價,有的是廠家降價。
方德忠一直想見姚遠,想和姚遠談美菱冰箱入場的事情,但是姚遠一直避而不見或者避而不談。
大家以為是因為在省城的時候,美菱沒有答應遠大電器的條件,姚遠因此把該廠放在了采購目錄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