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威不止一次羨慕別人的家庭,更不止一次羨慕電視里家庭其樂融融的場面。兒子女兒給父母買東西,父母開心,一家三口高高興興。每一次回家他都期盼著同樣的場面出現。
然而事與愿違,每一次買點東西回家孝敬爹媽,上來就責怪亂花錢,接著就是輪流教育,這樣那樣不行,自己的一番孝心沒有得到回報,每一次都要吵架。
老子說兒子幾句,兒子認為自己的孝心被當驢肝肺了,心里委屈,繼而不爽,頂嘴,吵起來。母親慣著兒子,但是方法方式不一樣,認為教育兒子不要亂花錢是為兒子好。
實際上,爹媽也委屈,我為你好你還跟老子頂嘴,說你兩句你扭頭就走,甩臉色給老子看,你這就是不孝!
可嘆的原生家庭。
姚遠在走廊那里站了好一會兒,他早就知道林威過來了。從這里不僅能看到停車的地方,甚至能看到林威家門口。很多時候他們就這樣隔著幾十米扯著嗓子對話,約好一會兒去哪里玩。
林家的動靜瞞不過姚遠的眼睛。
今天回來得不巧,老姚在車間上班,老媽也回財務科上班了,家里一個人都沒有。
姚遠干脆鎖門下樓。
事實上,不止他家沒人,其他家也沒人。這個時候要么在上班要么在睡覺,榨季最忙,三班倒,而且住宿舍樓的大多是年輕職工,沒有退休的,更顯冷靜。
姚遠拉開車門上車,看著氣哼哼的林威,說,“又吵架了?”
林威大倒苦水,怒道,“我就知道會這樣,每一次買點什么東西回家就說這說那,我說家電是公司發的他們不信,買的衣服讓我拿回去退!”
姚遠嘆著氣,道,“你就不能好好說嗎,一點就著,溝通很重要,溝通方式更重要。”
“我溝通了啊,好好說就是不聽,上來就說這說那!”林威氣不打一出來。
窩里橫,說的就是林威這種款式。
對外人客客氣氣的小心翼翼的生怕招人生氣,回到家敢和父母頂嘴吵架。兒子認為這樣做是孝順父母,父母認為兒子這樣做是浪費錢,都認為是對對方好,都有理。
都沒有錯,錯的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方式產生了劇烈的碰撞,矛盾因此產生,幾乎無法調和。
“阿遠,謝謝。”林威忽然說。
姚遠知道他指的是家電的事,他這個當兒子的沒考慮到,兄弟替他考慮到了。
“咱們不講這個。”姚遠發了根煙過去,自己點上一根抽起來。
姚遠也有同樣的苦惱。
上一輩子,父母生病,藥店買點藥吃了就扛著,堅決不去醫院,不為別的,就為省點錢。當兒子的作何感想,但是父母不管你怎么想,他們認為這是為這個家好,省點是一點。
印象最深的一次,母親重感冒,拖著病體做飯,姚遠一直勸去醫院看,非不去,吃晚飯的時候姚遠實在是忍不住了,把碗筷摔了,怒道:“要死都死去吧!”
父母嚇壞了,母親抹著眼淚偷偷去醫院看病。
后來姚遠事業上去了,錢不再是問題,但父母依然如此,無他,已經形成了慣性思維。
可悲,可嘆。
活了兩輩子,姚遠看得很清楚,都沒錯,溝通方式錯了。
他不知道應該怎樣對林威說,要改變家庭成員之間的緊張關系,尤其是這種原生家庭特有的情況,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但是要改變也沒有想象中那么難,只要一方多一些耐心,轉換溝通方式,假以時日一定可以改變。
“歸根結底是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他們心疼你,辛辛苦苦賺點錢沒留住買回來一堆東西,他們就算是心里覺得你孝順,也會不滿的。你呢,認為孝敬父母結果迎來的是一頓教訓,心里委屈,覺得父母不理解你,這也正常。試著換換角度想想,其實都沒有錯。”
姚遠無奈地說了幾句,看見一臺桑塔納開過來,拍了拍林威的肩膀說,“走吧,去機關樓。”
來的是王建國的專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