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果斷說道,“只要手續沒問題,我可以買一棟,而且可以對職工進行出租,為解決職工住房緊張問題出一出力。”
“你說的是真的?”王建國下意識坐直了腰板。
“當然是真的,隨時可以交易。”姚遠笑道。
兩百多萬,可以干很多事了,王建國喜出望外,毫不猶豫地說,“一言為定,我馬上開會研究這個事情!”
姚遠起身,道,“有結果了給林威打電話,我還得回學校上課。”
“沒問題沒問題!”
王建國親自送姚遠和林威下樓,看著他們上車離開,目送了好久才返回辦公室,馬上撥通了廠辦電話,再一次召集廠領導層開會研究出售一棟新住宅樓的想法。
這件事太簡單了。
新住宅樓本來就無人問津,入住的大多數是舍不得集資款,被迫無奈才東借西湊買下來的。比縣城的房子便宜不了多少,但是帶來的好處卻少得多,沒有誰愿意住在廠里。
現在有個大老板要一次性買下一棟樓,廠里可以立馬獲得超過兩百萬的現金,何樂而不為?
廠領導會議迅速形成決議,決定各部門征求職工們的意見,如人數達到要求,便整體出售第三棟新住宅樓。
沒有懸念,但是要走的程序必須走,畢竟剛剛經過了一次風暴。
趕回市區之后,姚遠直接來到機場等候何雪莉。
市府希望寶馬機械和三菱汽車搞一個盛大的簽約儀式,一開始姚遠是比較抗拒的,經過綜合考慮之后無奈地發現,悶聲發大財的想法要落空了。
公司可以出名,但是人不能出名。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他不會曝光在大眾面前。
從公司經營發展的角度來看,他同樣需要一名職業經理人。
現在手底下沒有能夠掌管一家資產上千萬美元的人。寶馬機械不同于遠大電器,說白了,遠大電器有姚遠的指導,幾個大老粗很快能上手,但是寶馬機械是技術型企業,必須要找一名資深的職業經理人來掌管。
何雪莉在香港待了這么久,要辦的其中一件重要事情便是尋找合適的職業經理人。
姚遠提出了很具體的要求,到今天,何雪莉總算是挑選到了合適的,此次過來南港,便是接受姚遠的面試。
下午三點整,直飛南港的航班降落,大大小小的港商、港胞、前往香港探親的本地人,大包小包地拎著從到達口走出來。
林威看到何雪莉邁著輕盈的步伐走出來,身側是一位四十多歲的男子,戴一副金絲眼鏡,休閑打扮。另一名男子則是俞永安,香港的小服裝廠老板,和姚遠在深市簽署了合作協議的。
林威舉手用力搖著。
姚遠的目光卻是落在了那名陌生男子身上,心里詫異,何雪莉怎么把他給招來了?
二十年后香港的愛國港商中,此人不是最有錢的,但卻是最舍得給內地捐錢的。此人厚積薄發,如果姚遠沒記錯,他是在95年東山再起的。算算時間,此時的他應該處于事業的低谷時期。
這是個商業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