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為沒人會發現,可是沒有想到,居然被白鶴童子撞見,姜子牙逃也似的飛奔會自己的木屋,去換道袍去了。
白鶴童子見到姜子牙離去的背影,眼中不屑之色一閃即逝,白鶴童子作為元始天尊身邊隨侍的童子,見過的大神通者不計其數。
就是自身的修為,也是天仙的巔峰,在闡教的三代弟子之中,也算是頂尖,闡教一向收徒都是看中資質、品行和悟性。
白鶴童子對姜子牙能夠拜入闡教門下極為不解,畢竟在闡教之人中,姜子牙也算是為一個,作為二代弟子,居然連仙道都成不得。
闡教可是圣人大教,有圣人的大氣運庇佑,就是一塊頑石,在闡教之中,也能夠給教導成為逍遙仙人,可是姜子牙,無論是法力還是法術,盡皆不成氣候。
單說那三昧真火,這三昧真火在闡教之中,算是易學難精的法術,就算是闡教的三代弟子,也能夠把三昧真火用出來。
而這姜子牙,練習三枚真火已經多久了,但凡施展三昧真火還要以凡火為引,一旦離開凡火,便會如現在這種情況,如此愚鈍之人,簡直是闡教之恥。
“白鶴師侄,還請捎我一程,我這五行遁法有些上不得臺面,別讓師尊久等!”
就在白鶴童子想著姜子牙的事情的時候,耳邊傳來姜子牙的聲音,白鶴童子眼中的厭惡之色一閃而逝,對那姜子牙點了點頭,隨后便腳下生出一朵祥云,帶著姜子牙朝著玉虛宮而去。
“進來吧!”
還沒等白鶴童子進去稟報,元始天尊的聲音便響了起來,白鶴童子跟著姜子牙進入了玉虛宮,來到元始天尊的面前,大禮參拜道。
“弟子姜尚拜見師尊!”
在姜子牙給元始天尊見禮的時候,白鶴童子已經走到了元始天尊的身邊,神色不動的站在那里。
“姜尚,你三十有二之時來昆侖山求道,而今已經有三十六載,本來你的道行和道法都未精熟,吾應該留你在山上再修行幾年。”
“可是你的資質實在是太差,看來再修煉幾年,你的成仙幾率也是十分渺茫,你即為吾之弟子,既然成不得仙道,那吾便送你一場富貴吧!”
“殷商氣數已盡,西周當興,你且一會你收拾行囊,便下山去吧!”
“若是你扶周滅商功成之日,必有你的一番人間富貴!”
姜子牙聽聞自己師父讓自己下山,心中便是一驚,雙膝一軟直接跪在了地上,跪行幾步,叩首道。
“師尊,弟子一心求道,弟子情愿在山苦行,必不敢貪戀紅塵富貴,望師曾收錄。”
看到那面容比自己都老數倍的姜子牙,元始天尊深深的嘆了口氣,隨后一拂,跪在地上的姜子牙便不由自主的站起身來。
“子牙,你仙路已盡,并非人力可為,你且去下山輔佐明主,若是功成名就之日,或許還有幾分機緣得長生,去吧!”
姜子牙見自己師父讓自己下山的心已盡定了,也不再言語,只是再次大禮參拜元始天尊三次之后,便跟元始天尊道別。
返回住處之后,姜子牙看著自己居住近四十年的木屋,再次嘆息一聲,收拾了琴劍衣囊,朝著玉虛宮的方向三拜九叩之后,轉身朝著山下而去。
而就在姜子牙剛剛走下昆侖山的時候,腦中忽然響起自己師父元始天尊的聲音:“子牙,你今下山,我有八句偈子,後日自有應驗!”
“一十年來窘迫鄉,耐心守分且安然;溪石上垂竿釣,自有高明訪子賢。輔佐圣君為相父,九叁拜將握兵權,諸侯會合逢戊申,九八封神又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