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我們與東伯侯的領地想必,我們的人口和物資都遠勝對方,就算形成僵持,也能讓東伯侯的領地耗到油盡燈枯。”
“不過要是攻打南伯候的領地,那情況便是大大的不同,在對付南伯候的領地,只能自三山關而出。”
“在南方瘴氣橫行,無數毒蟲和猛獸肆虐,更有很多洪荒異獸藏在南疆,而且那九黎部落余孽雖然也能起到騷擾南疆的目的,但是若是我們去攻打南伯候的時候,他們并未像我們想的那樣牽制到鄂順呢?”
“我軍士卒大多都是普通人,若是前往那煙瘴之地,怕是十萬將士,能夠返回我大商的十不存二三。”
“這南伯候領地,吾認為,可以在吾等解決了東伯侯,那鄂順并不是一個膽氣十足的人,故此在我大商天兵,攜著大勝之威,或許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
黃飛虎是從戰術的角度來思考的,先東后南的方案之中,無論是攻擊東伯侯的領地,還是在占領東伯侯的領地,再攻擊南伯候的領地,都能形成鉗習型的攻勢。
如此可是敵人腹背受敵,自戰術之上是完全可行的,而若是先攻擊南伯候領地,那么這些戰術上的優勢便消失了。
此時明顯武臣之首黃飛虎和文臣之首的聞仲意見相左,費仲和尤渾根本不擅長這武事,故此也只能當一個聽客,并不能提出什么建言。
而帝辛是拍板之人,自然不能此時直接定下如何,于是眾人的目光都移動到殷郊的身上,眼中滿是探尋之色。
“父王,其實兒臣也傾向先東,而后南。因為若是攻擊東伯侯的領地,北伯侯的物資調運方便至極,只要稍加利用,足以支撐我們十萬人的隊伍在外征戰。”
“此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小我大商的負擔,從另外一般一方面來說,有可以削弱東伯侯的實力,到時候就算是他們想要造反,都沒有資本。”
殷郊與聞仲、黃飛虎的解釋完全不同,也并非是跟風誰,完全是從后勤補給方面入手,嘗試著如何對殷商的損失最小話。
而帝辛此時聽完在場之人說完,臉上也露出了一絲的遲疑之色,其實無論是聞仲、黃飛虎還是殷郊所言都對,但是路卻只能有一條。
半晌之后,帝辛再次抬起頭,掃視一下場中眾人,這才開口緩緩的道。
“太師,還是先東而后南吧!”
“咱們此次平叛,比之上次出征北海還要困難,若是只有一路大軍突進,若是被挫,會受到恨到的影響。”
“若是分成兩路,不但可以調動姜文煥的部隊,利用我們殷商底蘊充足這一方面,讓姜文煥顧前不顧后,那時候平定東疆,指日可待!”
這也就是面對的是聞仲,帝辛這才親自的解釋一下,怕聞仲多想,若是換其他人,帝辛此時只會是跟說一聲做的決定,并不會有任何的解釋。
聞仲聽了帝辛、黃飛虎以及殷郊的話,也只是點了點頭,既然帝辛已經這么決定,那聞仲自然會毫無條件的擁護。
見到聞仲也點了頭,帝辛的心這才放松一些,在整個朝堂,能夠讓帝辛如此的,也就是唯有聞太師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