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在南疆的士卒已經占據我大商過半可自由調動的兵力,若是這些士卒不調動,怕是我們無法對偽周形成絕對的兵力優勢。”
“父王,兒臣建議,此時對于偽周,應當宣而不戰,調集部分兵力駐足于五關,待到大軍返回之后,休整年余,然后再一鼓作氣,覆滅偽周!”
聽了殷郊的話,一眾朝臣不禁的點了點頭,現在的殷商看似風光,及時的撲滅了南疆和東疆的反叛,可是此時卻是把殷商的兵力拉扯到了極限。
在精銳的士卒,一連征戰數年,那數年都在處于精神緊繃的狀態,會使得士氣低迷,若是一再強行讓其征戰,怕是都有嘩變、營嘯的可能。
而且最關鍵的是,現在殷商的國庫已經差不多見底,這南疆一戰便是數年,即使殷商歷代先王有些底子,也經不住這么損耗。
更何況在士卒返回朝歌之后,那犒賞自然不能少,這些都是實打實的真金白銀,這必然是讓殷商的財政更加的吃緊。
“嗯,朕知道了,比干亞相,現在朝中并無丞相,文臣便以你為最,你說呢??”
帝辛對殷郊的話,并未表示同意,也沒表示反對,只是輕輕的點了點頭,隨后就把頭轉向了殷商的亞相比干。
比干其實算是宗室一方在朝堂的人,平素跟帝辛并不算是合拍,不過之前有聞仲在朝中掌握著文臣,故此比干的作用并不大,只是宗室在朝堂的發言人。
而此刻,無論是文臣之首,還是武臣之首都并不在朝歌,此時比干的這個亞相的位置就更是特殊,而且此時正是在殷商最關鍵的時刻,帝辛也要看看宗室的態度。
在帝辛點名比干的時候,在比干出班列的時候,看了微子啟和微子衍一眼,殷郊雖然不知道他們眼神在溝通什么,但是殷郊可以肯定比干應該是在詢問意見。
在比干來到大殿中間的時候,比干的目光已經跟微子啟和微子衍的目光分開,殷郊可以肯定,自己在大殿之中,都能看出三人的眼神交流,坐在御座之上的帝辛自然也能看得出來。
“大王,臣以為,那西岐姬昌本是我大商西方柱石,他之所以反叛,必然是有其理由,而且現在正如殷郊殿下所言,大軍都在南疆,疲敝至極,實在不是再興刀兵的時刻。”
“故此臣還是建議,還是先派遣使者,前往西岐,跟姬昌談判,只要其去除國號,我大商可以默認其盤踞西疆,再許之以利,迫之一刀兵,那西岐乃是荒僻之地,姬昌也不傻,自然不會跟我大商死磕。”
“如此,我大商之后無論是等待元氣恢復之后,重新起兵攻伐,還是如此維持當前的局面,都是進退自如的,此乃臣之淺見,還請大王品鑒。”
殷郊聽了這比干的一番話,在這一瞬間,原本封神演義那個直言進諫的亞相形象瞬間崩塌,這比干的主意簡直狗屁不通。
這西岐既然建號立國,這那還有談的余地?殷商若是派遣使者,跟西岐談判,讓天下諸侯如何看待殷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