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就使得截教在此次的封神之戰中,處處是在被動之中,而殷郊原本也是利用這一點,在小心的勾動著闡教和截教之間的火氣。
要說在另外一個世界,勾動闡教和截教之間的火氣的是申公豹,那么現在勾動闡教和截教之間火氣的就有三人,兩人在明就是申公豹和王魔,殷郊則隱于暗處。
不過計劃總也趕不上變化的快,現在的殷郊也只能見招拆招,以現在的殷郊的身份,自然不能違背帝辛的意志。
因為帝辛現在是殷商的王,有著太師聞仲和武成王黃飛虎支持的王,殷郊能夠做的,也就是給這西岐戰場留下一些回轉的余地。
在三日之后,一彪人馬匆匆自首陽山的方向疾馳而來,在那隊伍的前方,一桿素白大旗迎風飄揚,旗上書大字:“奉敕西征張桂芳”。
時隔數月,殷郊再次見到張桂芳,此時的張桂芳更加的意氣風發,只見其頂上銀盔排鳳翅,身穿連環素鎧,腰束羊脂八寶帶。一對四面锏掛馬鞍傍,手中倒提著一桿杵臼槍。
在見到立于轅門出的殷郊之后,離著殷郊還有四五丈遠的時候,便直接滾鞍下馬,納頭便拜道。
“末將張桂芳,見過儲君殿下!”
對于殷郊,此時的張桂芳可不敢有半點小覷之念,在殷郊剛剛跟隨聞仲出征北海的時候,張桂芳對于殷郊的恭敬,也只是因為殷郊的地位。
而現在張桂芳對殷郊如此,殷郊的地位只占了一小部分,最大的原因就是殷郊的戰績在那里擺著呢,武人都是比較崇尚功勛的。
殷郊這個儲君自出征北海至今,立下的戰功無數,以一些并不算出名的戰將,在西岐就打出了如此的局面,更是讓張桂芳驚嘆。
特別是兩次對西岐的作戰,張桂芳在青龍關,離殷郊所在的首陽山軍營也是最近,自然知道首陽山那一戰的慘烈。
此時張桂芳對殷郊的公瑾,已經幾乎比肩聞仲了,而在張桂芳在接了旨意,讓這自己接替殷郊擔任征西的主帥,張桂芳心中既是欣喜,又是擔憂。
欣喜的是能夠獨領這么一只龐大的軍隊,去擔任滅一國的主帥,這是武人心中最期望的,只要滅了西岐,他張桂芳必將是列土封疆,成為殷商之中,非常重要的將領。
擔憂的卻是,此時殷郊這個儲君已經把前期做的太好,可以說已經把西岐的軍力消耗近半,現在換上他來主持西征,有搶功之嫌。
而且若是在如此好的開局之下,自己若是戰敗,那對自己就是滅頂之災,就算自己僥幸并未戰死,怕是日后自己再難出頭。
不過心中的復雜難明,張桂芳也并沒有放在臉上,此時他心中所想,就是盡量把自己的姿態放低,這樣一方面博得未來殷商大王的好感,一方面緩解一些殷郊的芥蒂。
而殷郊對于張桂芳如此恭敬,也是略微趕到驚訝,不過殷郊的神色還是如初,上前幾步把張桂芳扶起,拍了拍張桂芳的肩甲,笑著道。
“張將軍風采遠勝往昔,當真是我殷商驍將,快快隨孤一起進入大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