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后,咱們不種田了,咱們要厲兵秣馬,征戰四方!”
之所以敢囂張吼出這豪言壯語,那也因為他有資格、有資本口出狂言。
兵械器甲、軍餉糧草、日常訓練、論功打賞等等,哪樣不需要足夠的底蘊支撐?
窮文富武可不只是說說而已。
明太祖他老人家敢拉起一批人馬跟蒙古人干架,也得多虧了他家老泰山財力雄厚、人脈廣泛。
至于說,裹挾一批面黃肌瘦、死氣沉沉的流民,靠流量打天下,那簡直就是有辱人格和智商。
光頭青年不屑于如此做,太低級,太惡心人了。
光頭青年姓姜,名大鄴,貫籍屬湖廣承宣布政使司襄陽府谷城縣。
姜家自洪武年始,就已是襄陽府名門望族,曾出過三位進士,八位舉人,秀才無數。
兩百年來,雖有跌宕起伏,但終究屹立于襄陽府豪門望族之列。
姜家多年來的開支散葉、苦心經營,使其在襄陽府內家藏萬貫、富甲一方。
在湖廣行省,姜家也因其祖上交游廣闊,行事闊綽,與各地方豪強相互聯姻,直到如今多方都有著盤根錯節的關系……
姜家在湖廣行省一帶擁有田產七十多萬畝,山地五十萬公頃,糧油、雜貨店鋪無數,名副其實的首富家族。(后面會有具體介紹)
如此一來,就僅靠姜家,團練一支千、八百的精英隊伍那絕對是沒有任何丁點問題……
……
一路風餐露宿,歸心似箭。
經過幾天的艱苦跋涉,三人終于回到了家鄉。
此時,卻已是深夜。
“老爺,老爺,少爺……他……他回來了!”
管家火急火燎的邊跑邊大聲呼叫,差點一個趔趄摔倒在地上……
等姜大鄴三人回到姜家大院時,這里已經燈火通明,管家和家丁們已站在門口候著了。
“少爺,您終于回來了,可想死俺們了……嗚嗚嗚……”
見到了衣衫襤褸、風塵仆仆的姜大鄴,管家既激動興奮,又心痛無比。
此時的姜大鄴已經是精疲力竭,不想多說廢話。
見家丁們把他三人的座騎牽走后,便低聲朝管家問道。
“牛叔,吾爹娘,安否?”
“好,沒事,就是一直記掛著少爺您,都在正廳等著您呢!”
“老爺和夫人,在這些日子是茶飯不思、輾轉反側,對您可是朝思暮想啊!”
聽到這,姜大鄴眼角頓時有點模糊,心中竟有些惴惴不安。
“好,知道了,爾安排人準備些飯食和熱湯,吾去見見父母。”
吩咐完后,他就重新打起精神,快步朝前面的廳房走去。
此時此刻。
在客廳中,已經有三人坐在堂廳的椅位上焦急等待著。
遠遠看見快步走來的姜大鄴,三人都不由自主的站了起來。
“爹、娘、叔,不孝孩兒今日回來了。”姜大鄴跪在三人面前,重重的在地面上磕了三個響頭。
“嗯,回來好,回來就好啊!”
說話的是一個五十多歲的半大老頭子,三縷胡子花白的,兩眼炯炯有神,臉色紅潤得很。
半年沒見兒子,心中堵得慌,之前本打算說教一通,而今卻拋之腦后,只有重逢后的喜悅。
站在老爹旁邊的是一個年近四十的貴婦人,正直愣愣地看著姜大鄴。
她滿臉的淚花,眼睛里面卻滿是驚喜。
“娘,孩兒不孝,您受苦了!”
貴婦人一聽,一下子撲到他的身上,抱著他大哭了起來。
一邊哭一邊喊到:“鄴兒,你終于肯回來了,你可知道,你差點兒把娘給嚇死了,嗚嗚嗚……”
“鄴兒,你又瘦了……”
“娘待會兒給你弄飯食……”
……
跟家里人一陣寒暄后,姜大鄴才來到偏房與熊氏兄弟大快朵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