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陶村的村頭有一條小溪流過,溪水潺潺。當太陽緩緩從山上升起的時候,朝陽的光芒灑落于溪水上,閃動著點點的碎光。
此時李七夜依靠在了溪邊的一株老槐樹上,在看著早晨的陶村。
在這個時候陶村已經響起了朗朗的朗讀之聲,這一聲聲的朗讀之聲男女皆有,聲音很稚氣,是小孩子的朗讀之聲。
這一聲聲的郎讀之聲乃是從村莊中的垛場傳出來的,平日里垛場是用來曬谷物碾谷子的場地,但現在一大早村里的小孩子們都紛紛盤坐在地上,打坐吐息。
“帝者,舉頭三尺,視神不動,心無息……”此時一個清脆的聲音響起,在垛場上有著一個女子盤坐在那里,一字一句,為村里面的孩子傳授道法。
“帝者,舉頭三尺,視神不動,心無息……”一個個盤坐于垛場之上的小孩子也跟著女子一句一字地朗讀。
這個傳授道法的女子并不大,年有二八,顏貌也并非是傾國傾城,但看起來是賞心悅目,瓜子臉兒白凈嬌嫩,吹彈可破,一剪秋水,讓人觀之不由眼前一亮。
女子沒有抹脂撲粉,素顏朝天,穿著一身的布衣,十分的簡樸,但卻不損她的美麗,特別是她秀發隨意地扎于背后,既顯得落落大方,又有三分的俏靈之氣。
女子一字一句地傳授道法,而幾十個小孩子也都盤坐在那里十分認真專注地朗頌著這一字一句的法訣。
當這樣的一聲聲稚氣的朗讀音回蕩于這個小村莊的時候給這個小村莊添增了不少的韻味,聽起來特別的有活力,特別的好聽。
李七夜站在溪邊,倚著大樹,看著這樣的一幕,聽著這一聲聲的朗讀之聲,他不由莞爾一笑,恍然間過去的一幕又在眼前一樣。
在遙遠的歲月里,也曾有人在這樣的村莊中授道,那一個個孩子稚氣的聲音也曾在天空上回蕩著。
當太陽高掛的時候,女子也終于傳授完了一篇道法,她站起來說道:“今日就到此為止,都回去吧。”
“耶,回去吃飯了。”聽到這話,有不少的小孩子興奮地跳了起來,一陣風地往家里面跑去。
“婷姐姐,你什么時候傳我們本領,像姐姐那樣能飛上天。”也有小孩子閃動著一雙渴望的大眼睛,問這個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