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七夜往天神書院而去,陶婷也緊跟上,她想起了剛才的問題:“李道兄是要去哪個學堂呢?”“書齋。”李七夜平淡地說道。
“書齋?”聽到李七夜這樣的話,陶婷不如愕了一下,李七夜的話完全是出于她的意料。
天神書院的確是有五個學堂,人宗、帝府、圣院、百堂、書齋。
但如果真正的計較起來,很多人所談的是人宗、帝府、圣院、百堂這四個學堂,那怕人宗很少招學生,而且只招一二個學生,但人宗依然是讓人津津樂道。
反而書齋是很少學生去談論,甚至可以說,如果有得選擇的話,沒有多少人愿意去選擇書齋這樣的一個學堂。
雖然說,書齋是天神書院的一部分,書齋也傳道授法,天神書院的老師也會向書齋的學生傳授功法、講解大道的奧妙,但更多時候書齋的學生是學習十三洲的修士界歷史或者是閱讀十三洲的風土人情。
對于一個有心修道的人來說,拜入天神書院當然是為了修練大道,當然是為了有一天能承載天命。
試想一下,讓一位修士去學習十三洲的修士界歷史,去撰寫十三洲的風土人情,只怕沒有幾個修士愿意去干,大家來天神書院都是想學到飛天遁地的本事,又有誰愿意去當一個書呆子呢。
所以一直以來書齋的學生是寥寥無幾,雖然不如人宗那么罕有稀少,但也多不到哪里去。
就比如現在這一屆的書齋,聽說整個書齋也僅僅只有幾個學生而已。
所以此時此刻,陶婷不由多看了李七夜一眼,雖然她與書齋沒有什么往來,但書齋的幾個學生名字她都知道,但就是沒有李七夜這個名字。
“道兄這是——”陶婷都不知道該如何詢問李七夜好。
看著陶婷那個模樣,李七夜就想逗逗她,笑著說道:“我是新來的不行呀?”
“只是,這個學期不招新生。”陶婷輕皺了一下眉頭,都有些為李七夜操心,說道:“如果道兄想入書齋的話,只怕是要白跑一趟了,至少要等到下一屆開學了才有機會了。”
李七夜悠閑地笑著說道:“既然都來了,那就進去看看唄,世間的很多事情都說不準,有志者,事竟成嘛,說不定我運氣好,一不小心就進去了。”
“這也是。”陶婷想了想,覺得李七夜這話也有道理,她對李七夜有親切感,不由熱心地說道:“道兄,書齋離南門最近,道兄要去書齋最好走南門。南門正好有我們百堂的學長負責,我認識他們,我帶道兄去。”說著為李七夜帶路。
李七夜本來是想逗一下陶婷,沒有想到這個小姑娘竟然是如此的熱情,這讓李七夜不由露出了淡淡的笑容,在這恍然之間,在陶婷的身上他又好像是看到熟悉之人的影子一樣。
天神書院占地極為廣闊,與其說是一個書院,更不如是一個疆國更為準確,整個天神書院擁有的山河是廣闊無邊,占地上百萬里,可以說整個天神書院擁有的山河不會比任何大教疆國小。
就算是陶婷帶著李七夜飛躍了,速度是十分快了,但趕到天神書院的南門,那也是需要花小半天的功夫。
在前往南門的途中,兩人本是無話,陶婷又想起了一件事情,她忍不住問李七夜,說道:“李道兄,有一件事不知道該不該問?”“但說無妨。”李七夜淡淡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