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眠艙之上有一面屏幕。下一刻,那屏幕之上便出現了小希所接到的最后一條信息。
那是一段文字。
“受黑洞吞噬太陽過程之中引力擾動的影響,一顆直徑超過七公里的小行星將在一個月之后撞擊地球。據估計,此次撞擊將會引發全球性的大地震,如果沒有奇跡,我們所有幸存者都將會死在這一次撞擊之中。這將是我們地球基地向你們發送的最后一條信息。
我們懷著無比虔誠的心祈禱你們之中有人能看到這封信。如果真的有人能看到,那么,我代表我們地球上的全體幸存者和死難者,向你或者你們致以最誠摯的祝愿。祝愿此刻的你已經順利到達目的地,祝愿‘火種’號飛船一切運轉正常,祝愿你后續工作一切順利,祝愿你能成功將我們的文明延續下去,祝愿我們人類文明終有一日能踏入宇宙星河,再也不懼這些災難。
我們將在地球為你們祝福,直到最后一刻。愿文明永存,星火不滅。”
一種巨大的不真實感籠罩了趙長星。雖然在開始冬眠之前,他早就預想到了這種情況。
“我,我……我是這宇宙中還活著的最后一個人類?”
“應該是的。”小希說道:“當然,如果您愿意,您隨時可以培育出更多的人類來。飛船之上精子庫與卵子庫仍舊保存的很好。”
趙長星無力的擺了擺手,良久不語。
這一場災難,起源于近百年前。
那時候,人類天文學家觀測到了一些異常的引力擾動現象,似乎有某些外來的引力源在拉扯著內太陽系的這些天體,但人們反復搜尋,卻沒有在計算的坐標點附近找到任何天體。直到觀測設備不斷升級,人們才最終確定,那是一顆黑洞。
一顆約有1.5倍地球質量的微型黑洞。
人們不知道它來自哪里,不知道它是受到了哪些擾動才沖到太陽系之中來的,人們只知道,它最終會沖向太陽,并將太陽完全吞噬掉。而在這個過程之中,質量轉移所造成的星系引力混亂,黑洞吞食太陽質量所發出的輻射,及太陽“掙扎”所爆發的輻射,會讓整個內太陽系都不再適合人類生存。
哪怕躲在地下都不行。引力混亂會造成大量小行星、彗星等沖進內太陽系,持續不斷的撞擊包括地球在內的所有大行星。它們所引發的猛烈地震、火山噴發等,會將躲在地下的人們全部殺死。
人類文明的滅亡已成定局。而人們并不甘心就此從宇宙舞臺之中謝幕。
由文明管理委員會主導,無數名科學家和工程師投入到了“火種”計劃之中,耗時三十年,最終制造出了此刻趙長星等二十名宇航員所在的這艘“火種”號飛船。
其上裝載有足以繁育百萬人口的精子庫與卵子庫,數十萬種種子與數百萬個冷凍動物胚胎,及更多數量的細菌和病毒標本,還有最新研發出的核聚變發動機及離子與常規混合推進器,最為高效的水循環和熱循環系統,無土栽培種植園,幾乎全自動的畜牧養殖場,人工智能醫療中心等等設施。
內太陽系是不能呆了,恒星際航行對于此刻人類的科技水平來說又不現實。唯一可能延續人類文明的,便只有遙遠的海王星外天體了。雖然那里寒冷,死寂,缺少光照,但有最先進的人類科技在,在那里建造基地,慢慢繁衍人口,慢慢擴大家園還是有希望的。
假以時日,說不定那里真的能成為人類文明的復興之地。
而火種號宇宙飛船所選擇的目標,便是一顆距離太陽最近也有114億公里,最遠處則有775億公里,直徑僅有約1000公里,質量僅有月球的約73分之一的一顆遙遠星球。這顆星球,人們為其編號為小行星90377,也被稱之為塞德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