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的工程師們設計無土栽培車間的時候采取了模塊化的設計,將其組裝起來并不算困難,這也是考慮到了到達目的地后,宇航員們工程能力較弱的因素。不過這個并不困難是對于至少五名以上的航天員團隊來說的,對于此刻趙長星一個人來說,仍舊顯得有些為難。
但事情再難,也總歸是要去做的。
小型登陸飛船“獵鷹”號的貨倉之中已經被一個個箱子所占據。趙長星坐在駕駛位上,深吸一口氣,按下了啟動按鈕。
“自檢通過。船長,我們運氣很好呢,獵鷹號飛船沒有任何故障。”
“沒有故障就好,我出發了。打開固定裝置。”
被固定在火種號飛船第二圈層與第三圈層中間主軸上的獵鷹號飛船緩緩脫離,姿態調整發動機順利點火,推動著它與火種號飛船慢慢拉開了距離。再之后,主發動機點火,獵鷹號飛船的速度便開始降低,并緩緩向著塞德娜星一號平原預定的降落點降落下去。
這個降落點是趙長星比對了許多地方與數據特意挑選出來的。這里地勢平整,周邊存在有大量礦藏,還有最為珍貴的水冰。如果沒有意外,未來人類世界所有建設都將在這里進行。
在塞德娜星上進行降落,其難度比地球簡單容易了太多。畢竟這里幾乎沒有大氣層存在。對于趙長星這種優秀宇航員來說簡直手到擒來。
伴隨著獵鷹號飛船反沖發動機打開,塞德娜星那在太陽照射下呈現出暗紅色的地表上,忽然間出現了一層淡淡的霧氣,暗紅色的托林,被凍成固態的氣體,干冰,水冰等迅速的消融,直接升騰到了太空之中。
塞德娜星的引力不足以留住它們。
飛船最終平穩降落,艙門打開,穿著宇航服的趙長星真正的踏在了它的大地上。
感受著不足地球二十分之一的重力,望著一望無際的暗紅色大地,看著天空中那顆雖然明亮但卻不刺眼的太陽,趙長星心中滿是奇妙的感覺。
此刻獵鷹號飛船所在的地方,所有托林和干冰等東西都已經被升騰,露出了腳下暗灰色的石質地面。他又取出加熱器,將周邊也清理了一下,最終清理出了一片大約占地100平方米的地面。
對于第一期建設來說,這個面積足夠了。
第一期的所有建設都是臨時性的,目的是為了支撐宇航員們盡可能快速的從這顆星球之上獲取到自給自足的能力。第二期建設才是永久性的,并且,等第二期建設進行到一定程度,第一期的這些建筑還會被拆除掉,其建筑材料都會用于第二期的建設之中。
將封裝好的一個個大箱子從獵鷹號飛船上搬運出來——它們每一個都有120公斤重,但在這引力極小的塞德娜星上,它們的重量不過才幾公斤而已,可以被輕而易舉的拿下來。
建造工作隨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