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了今天的工作,趙長星再次回到了火種號飛船之中。吃完了淀粉菠菜粥,他開始規劃下一步的建造任務。
截止到現在為止,人類一號基地已經擁有了三個面積為100平米的建筑,分別為維生區、無土栽培車間、畜牧養殖車間。
維生區提供能源,無土栽培車間與畜牧養殖車間則負責將這些能源轉換成蔬菜、主食和肉類,維持自己的生存。
此刻的人類一號基地的產出,供養自己一人的生存已經不成問題,也即最為窘迫的階段已經過去。從長期規劃來說,是時候該進行第二期,也即永久式的人類一號基地的建設了。
第二期的建設就不能像是第一期建設這般將就了。它的建筑面積將會很大,很顯然不能也用支撐柱的法子。這就意味著自己需要平整土地,地基也要適當的做一做。
雖然塞德娜星上不會有自發性的地震,也沒有風雨等自然災害,地基這玩意兒看似無所謂,但總歸要有。
他得防備著某些極端情況,譬如小行星撞擊引起了地震之類的事情。
這就意味著很大的工作量,且需要很長的時間。但幸好,第一期的建設可以為他提供堅強的后盾,讓他有足夠的時間去做這些事情。
“第二期的建設,要全部建完,我算一算……大概需要五年時間。”
如果二十名宇航員都在的話,可能一年不到就完成了。但現在只剩下了他一個。
五年……到時候,孩子們都該上幼兒園中班了。
想起孩子們,他吩咐了小希一聲:“把人工子宮的信息給我。”
“好的船長”。
小希再度投影過來了一副畫面。
此刻它們已經孕育了差不多三個月的時間,身體長度已經有了七八厘米的樣子,重量約有50克。此刻的它們已經勉強可以看出人類的樣子,只不過看起來丑丑的。
再有六個多月時間,它們就要出生了。
看著仍舊在孕育之中的孩子們,趙長星暗暗思考著:“第二期的工程建設時間太長,孩子們等不了。在這幾個月里,我還得抽出時間,想辦法擴大一些食物種類。”
思來想去,第一期建設工程還是不能停止,還是得再添加兩個建筑。
一是自動化營養液調配車間,用于自動化生產作物生長所需的營養液——只需要自己將含有不同元素,不同化合物的,采集自塞德娜星的物質扔進去就行,接下來,這一條智能生產線將會自動分離和提純不同的化合物,并通過一系列的反應將其調配成營養液最終供作物使用。
二是再建造一個高智能化的無土栽培車間,一是可以提升糧食產量,二是可以擴大食物種類。這樣一來,孩子們出生后才可以盡可能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