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馬甩頭嘶鳴,一錦衣紅袍的青年將軍騎著一匹黑馬緩緩走來,眉宇間隱藏著不可抗拒的霸氣。
雖然臉上帶笑,卻看不出他的眼中有半點笑意,反而是帶著逼人的凜冽銳氣,尊敬的望向前方一尊魁梧的身影。
那是他們軍中的戰神,勝利的保障,山西總兵曹文詔。
“曹將軍,此戰剿滅叛賊闖塌天,洪總督怕是再也不敢把軍功壓下吧?”
戰馬緩行至身后,青年將領恭敬的問道。
“承漢,別在意!本將就是想看他能壓到什么時候?”
曹文詔騎在馬上,身姿挺拔如蒼松,氣勢剛健似驕陽,濃眉下一雙璀璨如寒星的雙眸,望著手下愛將游擊將軍張云甫沉聲說道。
這話說得很狂,也很有霸氣,可他有這個資格。
他出身很簡單,沒有什么履歷,沒什么背景,也沒什么文化,就是大頭兵一個。
身上所有的功勛,都是用手里的長刀,在十余年的時間,一刀一刀砍殺出來。
最早跟隨熊廷弼來到遼東,廣寧兵敗,他沒有當逃兵,堅持等到了他的第二個上司孫承宗,當上了游擊。
孫承宗走了以后,他又等來了新上司袁崇煥。
袁崇煥出事后,他還是依然留下來,繼續跟著老上司孫承宗,從建奴貝勒阿敏手中奪回關內四城。
他終于出人頭地了,后來到了山西,升為副總兵,之后又成為總兵。
可以說,曹文詔是見過大世面的。
從熊廷弼、孫承宗到袁崇煥,他都跟過。從野豬皮努爾哈赤、皇太極到阿敏,他都打過。
什么世面都見過,什么牛人都跟過,后來調他來打叛軍。
初來西北他只帶來了一千人的特種部隊,關寧鐵騎。加上其他部隊,他手里能調動的只有三千人。
而他的對手王嘉胤有三萬人,其中就有之后混起來的張獻忠和闖王高迎祥。
曹文詔就憑他手里的三千人,追著王嘉胤的三萬人打,打得人家聞風喪膽,最后逼得王嘉胤的手下實在沒辦法,砍了王嘉胤的腦袋向他投降。
更有甚者,升為山西總兵的曹文詔,還是就靠他的三千人馬,追著紫金梁的三十六營二十萬人打,打得三十六營的頭領們都得了“恐曹癥”。
叛軍或被殺,或逃竄到其他省份,再不敢踏入山西境內一步。
軍中有一曹,西賊聞之心膽搖。
于是,陜西三邊總督洪承疇上書朝廷,要求調山西總兵曹文詔入陜幫忙剿匪。
在陜西,曹文詔大小幾十次戰斗,立功最多,洪承疇卻沒有給他記功。
巡按御史吳甡十分推重文詔,巡撫御史范復粹也再次上書匯報,但兵部還是壓低他的功績,最后還是沒有給曹文詔論功行賞。
而曹文詔卓越的軍事能力和英勇謀略,給洪承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圍剿叛軍的過程中更加倚重于他,因此二人的關系變得極為微妙。
遠處,傳來陣陣迅疾的馬蹄聲,曹文詔不動如山,只是眼神更加犀利,握刀的手的也緊了緊。
“曹將軍,天子私詔!”
轟然的馬蹄聲中,為首一將特別顯眼,銀白色的鎖子甲襯托出他那英武矯健的身姿。
聽到聲音,曹文詔握刀的手松弛下來,那是他手下的參將,也是他的侄兒曹變蛟。
同時,他也翻身下馬,迎接天子私詔。
而此時在大明,迎接天子私詔的不僅是孫傳庭、曹文詔二人,還有湖廣武陵的楊嗣昌、保定高陽的孫承宗、江西吉水的李邦華、京畿通州的閻應元……
PS:感謝書友家里窩囊家外雄打賞,感謝諸位道友投票支持,朕再次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