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雨飄零
內殿,隨著崇禎皇帝的沉思,出現暫時的靜謐,唯有外殿歡聲笑語依舊,將士們吃得很開心。
游擊將軍張云甫有些緊張的偷瞥崇禎皇帝一眼,等待圣斷。
從游擊到總兵,連升三級,于他個人而言,甚至對整個家族,實乃至關重要。
曹文詔也有些緊張,只不過和張云甫之事無關,他是緊張外面的那幫部下。
雖然來之前已經反復交代過,但有醉酒者一律扙則五十大板。
可曹文詔也知道,自己的這幫手下是什么德行。
都是拎著腦袋過日子的軍漢,今朝有酒今朝醉,這甜美爽口的御酒,難免有人貪杯。
尤其是皇上之前說請將士吃好喝好,這明顯是客氣話,可那幫孫子是敢當真的。
真要醉酒起來,肯定丑態百出。
皇上大人有大量,自不會去計較,可他臉面就難堪了。
見崇禎皇帝眼光半闔,他起身悄悄的走到外殿,叫來親衛交代一番,然后重新回去坐下。
“將士們也不容易,就讓他們盡興一回吧!”
崇禎皇帝緩緩睜開眼,心知肚明是怎么一回事,忍不住出口勸慰。
“皇上,末將軍中有一批夷人,嗜酒如命,不可縱容。”
曹文詔微微俯身,恭敬的回道。
夷人?
崇禎皇帝很快就醒悟過來,那不就是蒙古人嗎?
想想不禁啞然失笑,大明是驕傲的,把沒有歸附的蒙古人叫韃子,即使歸附的也要低人一等,稱夷人,也叫胡人。
闊以,這很好,泱泱大國要的就要這股精氣神!
哪像后世被打斷了骨頭,見了昆侖奴都驚叫,哇,外國人!
更有一些奇葩女子,以嫁異族為榮。
在大明,你試試?
丫的不把你浸豬籠,算朕輸!
“曹愛卿軍中有多人夷人?”
入鄉隨俗,崇禎皇帝開口問道。
“五百多,個個皆驍勇彪悍之輩,戰力不俗。”
曹文詔顯然對他們很滿意,出聲稱贊。
曹文詔的話讓崇禎皇帝陷入思考,對關寧鐵騎的問題也漸漸清晰起來。
崇禎元年前后,有約十萬蒙古部落歸順大明,被時任遼撫安置在錦州附近,遼鎮將領即從中招募大批精壯善戰之夷人充做家丁。
錦州總兵祖大壽更直接將部分蒙古人整編為降夷左右營,以蒙古部落首領為將,成為祖大壽直屬指揮的一直精銳軍隊,人數約三千人左右。
在此基礎上,祖大壽再招募部分漢人,組成了祖家軍。
從此,以祖大壽為首的降夷部隊,成為祖家軍的主要戰力。
崇禎八年四月,祖家軍的將領祖寬、祖大樂帶以降夷家丁為主的部隊入關剿匪,祖家軍的善戰之名即在關內傳開。
至崇禎九年,有人開始以關寧鐵騎稱呼祖大壽所領的部隊為祖家軍。
而曹文詔明顯是財力不足,故而只招募五百余人。
可是縱使如此,他也憑借他們把叛賊殺得落花流水。
此時,對張云甫的使用,崇禎皇帝也有了決斷。
他發現自己原來想岔了!
穿越過來后,他腦子里一直停留在用歷史名人的思維上,總覺得他們可靠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