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雨飄零
“有些事我們不知道,但不代表不存在!
諸位愛卿皆是朕的肱股,肩負著中興大明的重任,要多了解多思考,更要多接受新事務,萬不可禁錮自己的思想。
死讀書可以,讀死書不行。否則,那就變成腐儒了。”
崇禎皇帝轉動著地球儀,目光中多了一點叫深沉的東西。
道友們動容了!
他們是有聽說過人類生活在一個球體上,但大多認為是無稽之談。哪怕親眼看到地球儀,也仍然有些不敢置信。
但誠如天子所言,不知道不代表不存在,皇家兩百余年的積累,有太多隱藏的秘密。
更何況,他們相信崇禎皇帝不會信口開河,也沒那個必要!
“皇上,這是咱們大明嗎?怎么還有面積比我們大的國家?”
曹文詔指著非洲、美洲的位置,瞪著大眼驚奇問道。
在時下,泱泱大國可不是說著玩的,早已深入人心。
萬歷年間,有傳教士利瑪竇進貢堪輿萬國輿圖,讓大明深刻了解歐羅巴的情況,也就是歐洲。
歐洲原本就小,卻有上百個國家存在,鼻屎大的地方也叫一個國家,還不如大明一個下縣大。
還有南洋,大明的拎包小弟,狹長的地形上分布著幾十個土鱉部落,就叫國家了。
至于阿三那塊地方,就更不用提了,還不如南洋小弟有出息。
阿三沒有國家概念,只有種姓貴族和部落頭人維持制度,等待異族把他們統一起來。
歷史上,阿三本族沒有一個統一的王朝,最后的一次,是由英國佬完成。
所以,這個時代的每個大明人內心無疑是驕傲的,自信心是爆棚的,是見不得有其他國家比大明還大的。
曹文詔問這話,無疑就是出于此種心態。
“這里沒有國家,只有部落和野人,是昆侖奴是故地,有無數的奇珍異寶。
金礦、銅礦、銀礦……對了,這里的金礦是全天下最大最多的。
當初三寶太監航海至此,記錄了部分礦藏的分布圖,儲藏在大內皇宮中,為的就是有朝一日,如果大明朝廷需要,可取之!”
指揮棒在非洲位置點了點,崇禎皇帝為道友介紹這里的情況。
只是,一些經過處理的內容,全部劃拉到鄭和太監頭上。
在后世,因為有網絡,似乎人為拉近了高層和百姓間的距離,卻仍有許多秘密不是百姓可以知曉的。
更別說現在,這是皇權高度集中的年代。
“這里同樣有大量的礦產,有大明稀缺的銅礦,全部裸露在外面,極易開采。
同時還有大片的平原,無數的良田,這里的野人,種植土豆、紅薯、玉米,無需精耕細作就能收獲吃不完的糧食。
這可以解決大明的糧食饑荒問題。”
指揮棒指到美洲,崇禎皇帝侃侃而談。
“遠水難解近渴!”
孫承宗老臉皺起,盯著用藍色表示海洋的地球儀,沉聲說道。
他心思縝密做事沉穩,見眾人被崇禎皇帝說得呼吸急促熱血沸騰的模樣,出頭潑了一盆冷水。
大明距離皇上所說蠻荒之地,用十萬八千里來形容也不足為過。
現在的大明千瘡百孔,舉步維艱,哪有能力和精力顧及外域?
皇上好高騖遠矣!
“孫閣老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