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雨飄零
皇上這是什么反應,王應熊有點摸不著頭腦,不至于啊?
六部之中,刑部的權柄并不算重,再加上皇上重開廠衛之后,地位愈發一落千丈。
可以說這個位置就是一個雞肋,根本無關朝堂大局,這也是他和溫首輔沒有全力去爭奪的原因。
難道皇上因為他是東林黨人?
“他有什么功績?”
片刻過后,崇禎皇帝撫著額頭,幽幽問道。
無語,真的很無語。
這個廢物怎么突然跑出來了。
這讓崇禎皇帝心里非常不舒服。
因為,這讓他想起揚州十日和幾十萬被屠殺的百姓。
“功績倒是平平,只是居官廉潔勤慎,故而臣和溫首輔沒有阻止。”
王應熊長嘆一聲,實話實話。
看得出來,皇上不喜此人,他們做錯了。
怎么處理這個廢物,崇禎皇帝此刻也正在頭疼。
對于史可法,崇禎皇帝是這樣認知的,對他誓死不降建奴,應當充分肯定他的民族氣節。
可是,除此之外,就沒有了。
倒是蠢事干了一籮筐。
作為政治家,他在策立新君上犯了致命的錯誤,導致武將竊取“定策”之功,大權旁落。
作為軍事家,他以堂堂督師的身分經營江北將近一年,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卻一籌莫展,毫無作為。
直到建奴主力南下,他所節制的將領絕大多數倒戈投降,變成建奴征服南明的勁旅,史可法馭將無能由此可見。
然后,就是漢人浩劫開始。
每件事情到了他手上,他可以保證給你辦砸了。
一句話,此人是文人誤國的典范,廢物一個。
崇禎皇帝不敢用,用不起,代價太大啊!
“著吏部讓史可法致仕安享晚年,朝廷每月依舊發放俸祿。”
想了半天,崇禎皇帝終于決定,對這個“民族英雄”進行閑養。
偌大的帝國,養幾個閑人還是沒有問題的。
還是朕厚道啊!
“臣遵旨!”
王應熊口里應答著,心里卻暗自苦笑,讓一個三十多歲年富力強的人安享晚年,皇上這是什么套路?
致仕后卻依舊發放俸祿,難道準備以后起復使用?
真是君心難測!
“工部尚書一職由南直隸戶部侍郎畢懋康擔任,畢懋良任工部兵仗局管事。
至于刑部尚書一職,愛卿和溫首輔擬定即可。”
崇禎皇帝打了一個哈欠,隨意的對王應熊吩咐道。
如今,人事權崇禎皇帝算是牢牢掌握在手里了。
自己口諭,內閣擬旨,司禮監批紅,吏部任命,一條龍下來酸爽無比。
再也不要在朝會上去扯皮。
現在,崇禎皇帝又打算把刑部摟在懷里。
如此一來,加上廠衛,相當于公檢法都在手里掌控著,抓人、刑訊、判決都由朕說了算,就問誰敢不服?
王應熊聞言大喜,皇上這是讓他們決定刑部尚書啊!
作為政治人物,誰的夾帶里沒有點貨?
見皇上有點困乏,王應熊俯身告辭離去。
崇禎八年十月的京城,迎來大明天下豪杰,原本六年一度的武舉提前兩年開始了,俗稱恩科。
武舉考試的重點,是武藝。
所以,這次武舉由兵部主導,禮部為輔,和科舉考試并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