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訓練雖然很苦很累很乏味,但還算是可以忍受。
畢竟,如果不能吃苦,也成不了武人。
再后來,他們終于發現大問題了,也悟出一點東西。
溫飽溫飽,解決了吃飯的問題,自然是服裝的問題了。
一入京營,來的時候就發了一套,清一色的對襟罩甲、長腰軍靴。
待天氣轉冷,皇上又為他們每人定制了兩套紅色的鴛鴦戰襖,長齊膝,窄袖,內里裝填棉花,兼具防御和保暖的功能。
這待遇也太好了吧!
時局到了現在,即使是京營也已經一年發一套軍服。
軍官將領自然無所謂,到成衣鋪定制即可。
苦的是底層將士,根本沒人理會他們。
再說,有點閑錢做服飾,誰也不會做成軍服,而軍官則是官場需要,自然不同。
只不過京營的軍服是兩種顏色,一種灰色,一種紅色。
表現優異、訓練刻苦的將士穿紅色鴛鴦戰襖,表現不好的穿青色,用于區別對待。
這些每個人都理解,軍隊原本就是等級鮮明的地方,他們心里有數。
如果說只是這些,尚不足讓他們悟出一點東西,只能說皇上現在重視武人而已。
可皇上晚上派出詹事府的講官,給他們這三百武進士授課,這就不得了了。
詹事府講官,那是什么東東?
那是給太子上課的老師啊!
如今皇上派出來給他們傳授兵書學問,這是什么級別的待遇,他們心里有數。
毫不夸張的說,皇上這是在栽培他們啊!
同時也是在考驗他們,在打熬他們。
都是大明帝國優秀的人才,心里都有些逼數,這些道理自然明白。
再看看其他京營將士,包括七千多落選的武人,雖然皇上也派出老師授課,可只是由國子監的一些士子充任,逼格根本不能比。
就這,還允許自愿的原則。
這人跟人不能比啊!
武進士的待遇,京營將士都是羨慕眼紅的。
可誰怪自己沒有本事,考不上武進士呢?
不過,他們也挺知足了。
京營管吃管住不說,還管被褥管服裝,什么都是白給。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銀子。
曹都督說了,頭一個月一兩銀子,第二個月二兩銀子,堅持到半年訓練結束,如果能留在京營,餉銀六兩。
如果落選京營,可以當輔兵,或者說是輜重兵,也有三兩銀子。
這樣的好事到哪里去找?
自然,整個京營的將士,都是鉚足一股勁,只是為了留在京營。
京營的動態,還是訓練情況,崇禎皇帝是一清二楚的。
望著廠衛送來的密報,他的心里涌現出無限的欣喜。
大業可期,人心可用啊!
如今的京營,包括那些新科武進士,對于這樣的訓練可能會有不理解,甚至有各種不滿和抱怨。
但一年過后,也許只是幾個月,當他們面對建虜或者流寇之時,就會慶幸在京營里度過的這段充滿熱血和激情燃燒的時光。
至于說平頭哥打罵將士,崇禎皇帝表示沒看見,多大的事啊?
真以為是太平年間啊!
PS:感謝書友Seven_I6、伯雅風、憂傷的二狗子、酒之歌、歸宏、紅劍、20170411132658683打賞,真心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