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雨飄零
“汪知府安好?”開封總兵陳永福帶著幾個親衛,踩著泥濘的道路,迎出來抱拳行禮。
“陳副總兵這營房布置得可不怎么樣啊?”
汪喬年垂著雙手,也未還禮,一路徑自走進營房,東瞧西望。
他眼里揉不得沙子,想到什么說什么,雖然他并不知道如何安營扎寨。
陳永福漲紅著臉,有些慍怒。
草他娘的,這王八蛋也太過分了。
自己奉命前來馳援南陽府,不待為座上賓也就算了,這家伙倒好,因為自己禮儀上沒有到位,就橫挑眉毛豎挑眼。
現在當著眾多人的面叫他副總兵,還找茬,故意削他面子,還懂不懂官場規矩了,這讓自己今后如何帶兵?
心中有氣,他冷著臉,雙手橫抱雙臂,站在原地,動都不動。
反正老子不歸你直管,囂張個屁!
再說了,皇上已經說過文武并重,若按品階,倒是你要跟本將行禮才是。
隨著陳永福的這番動作,氣氛瞬間降至冰點,這就尷尬了。
汪喬年見狀,冷哼一聲,軍營也不看了,轉身拂袖離去,卻并未多說什么。
老實說,不這樣又如何,汪喬年又不能當場治他的罪?
再說了,就算能治罪,汪知府也不是傻缺,大敵當前,正是需要勇將的時刻。
說到底,還是崇禎皇帝數月前發布的那道命令,文武并重,武將不得跪文官,這讓長久以來,文官的優越感蕩然無存。
汪知府身兼河南按察使,主要是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主管一個省范圍的刑法之事,相當于后世的省級公、檢、法機關于一體,何等威風。
陳永福一個副總兵,過去在他眼里真不夠看。
可現在,隨著崇禎皇帝這道命令,陳永福見到汪知府,也只是拱拱手作輯而已,如何不讓知府大人失落?
可以說,文武并重這條路,注定會有一個很長的路程要走,也會引發文武之間的矛盾。
汪喬年和陳永福,只是大壞境下的一個縮影罷了,絕非個例。
怒氣沖沖的汪知府回到府衙,第一件就是讓手下燒了一大桶熱水,沐浴更衣,然后就是坐在火爐旁,提筆寫奏折,彈劾陳永福驕橫。
只是,因為叛軍圍城,這封奏折沒法立馬送出去,先呆在書房里。
翌日,天空放晴,約餉午左右,叛軍抓緊機會開始攻城。
應該說,場面還是很壯觀的,十多萬人,漫山遍野都是,雖然都是流民,可畢竟都是拿著武器的人。
這么多人馬聚集在一起,足夠給人壯膽,他們大多數人都認為官軍會棄城而逃。
可惜,他們小瞧汪知府的膽量了。
必須說明的是,這位歷史上在崇禎十五年死節的東林黨人官員,頭是真的鐵。
當初城破后,汪喬年殺死了三個叛軍,然后自殺未遂,被叛軍俘獲。
快遞小哥李自成讓他下跪,汪喬年不肯,于是便挖出了他的膝蓋骨。
可汪喬年依然大罵不止,李自成讓人割下了他的舌頭,汪喬年便以手指著李自成以血唾罵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