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早朝也是讓官員們隨時明白,頭頂上的天何在。
這跟崇禎皇帝穿越前的工作是一樣的,老板屁事沒有,卻經常要打打電話,刷刷存在感。
金鑾殿,崇禎皇帝高座高座其上,放眼望去,下面群臣身著飛禽走獸朝服,規規矩矩的站立著。
“啟稟皇上,臣工部尚書畢懋康,有稟上奏!”禮畢,上任不久的畢懋康率先站起來,恭敬說道。
“畢愛卿請奏!”對于這位技術派官員,崇禎皇帝溫和說道。
其實,朝廷內的官員,絕大部分都是精挑細選,萬里挑一的人才,否則也沒有資格立于這明晃晃的大殿之中。
只是,當官不是光有學問就夠了,有學問最多是個大學士而已。
只有將學問化作能力,才是真正的重臣。
而這,就是崇禎皇帝心目中的人才觀。
“稟皇上,工部兵仗局經過整頓,人員已經安定下來并擴大兩倍有余。
現已制造京營盔甲三萬套,火銃兩萬支,刀槍長矛等……預計可在來年三月份,完成勇衛營和京營的軍需。”
“甚好!工部辛苦了,望再接再厲,再傳捷報。”
崇禎皇帝滿意的點點頭,非常欣慰。
打造京軍,是崇禎皇帝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不容懈怠。
這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就是不一樣,事半功倍吶。
“謝皇上!”
“皇上,臣戶部尚書畢自嚴有本奏。”
“愛卿請言。”
“今歲河北境內,霸州、雄縣、保定等三府六縣等地遭受蝗災,百姓顆粒無收。
臣派戶部干吏千萬滅蝗,如今卓有成效。
然受到影響,明年收成恐依舊不夠。河北布政使周良莊上書,請皇上免除此地來年四成的賦稅。”
畢自嚴匯報道。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百姓之苦,便是朕之責。
傳令下去,直接免除三府六縣一年的賦稅,由戶部直接派人監督,郡縣官員要親自過問,絕不能出現饑荒。”
崇禎皇帝大手一揮,嚴肅說道。
好在今年有藩屬國的糧食進貢,手里會寬裕不少,可以裝裝逼。
至于說明年的事情,明年再說。
反正,大明的糧食永遠不夠,這個問題是長久問題啊。
“吾皇仁慈,百姓之福。”
畢自嚴立刻感激的跪地叩首謝道。
“除此之外,溫愛卿?”崇禎皇帝目光落在文臣之首的溫奸相身上。
“臣在。”
“蝗蟲之災,年年皆有。
內閣連同戶部,要把滅蝗的法子整理成冊,并從地方征集好的計策,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崇禎皇帝吩咐道。
“臣遵旨,隨后立刻安排”溫奸相俯身答道。
“臣兵部尚書孫承宗有本奏。”
政事基本處理完畢,今天的重頭戲終于開場。
眉如鐮刀,目光嚴肅,永遠一副愁眉苦臉的孫承宗站出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