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府了?
闖了這么大的禍,回京的第一件事不是進宮覲見,反而回家了?
嫌棄腦袋掛脖子上太久累了嗎?
他深沉的呼吸,已是有些不耐煩。
霸州等地的事,鬧的太大了。
原本,他壓下那十多條人命一事,就是想看看太子跟寧遠到底有怎樣的后手,畢竟寧遠那小子既然敢提出改制馬戶,應該會有些出乎意料的方略。
可是呢,將養馬戶的馬匹收繳后,只是建了一些香皂作坊,還有什么狗屁養豬場,接著,就沒了。
沒了!!!
以為不讓農戶養馬,就完事了?
若真如此簡單,這等利國利民、惠澤萬千農戶之大事,朕用得著你們兩個臭小子去做?
“混賬,平白浪費朕的苦心啊!”
弘治皇帝咬著牙,一揮手:“把那兩個混賬叫去內閣,朕……要親自審問!”
“是。”
蕭敬立刻應下,頓了頓,悶著頭道:“只是……太子殿下似是奔著清寧宮去了。”
“什么?”弘治皇帝猛的一瞪眼。
這混賬,平日間不見去給太皇太后問安,做錯了事,就乖溜溜的跑去求救?
豈有此理!
“耍小心思是吧,朕倒要看看你能躲哪兒去!”喃喃著,旋即龍行虎步,朝著清寧宮而去。
而此時,在清寧宮。
太皇太后周氏正緩慢的揉搓著膝蓋。
作為一個經歷數朝的女人,她見過太多了風浪,現在年近七十,腿腳不靈活了,老眼也昏花了,唯一期盼的,便是兒孫能好一些,江山更穩固些。
所幸孫兒,也就是當今皇帝,還算爭氣,曾孫皇太子聰明伶俐,她也能安心的頤養天年了。
“說來,已是許久不見皇太子來問安了啊,他最近都在忙什么啊?”太皇太后問。
侍在旁邊的太監想了想道:“聽聞太子殿下……似是去了霸州。”
太皇太后有些不喜:“這不是胡鬧嗎,他今年方才出閣讀書,豈能四處亂跑,不學無術?”
話音剛落,便有侍女傳信,太子來了。
接著便見朱厚照急匆匆而來,噗通跪倒:“孫兒給太祖母請安,祝太祖母身體康健,壽與天齊。”
唰!
一下子,太皇太后的臉色以眼見的速度轉怒為喜,笑的合不攏嘴:“好好好,孫兒快起,到哀家跟前來。”
朱厚照一臉乖巧的樣子,湊到近前坐下。
太皇太后努力睜眼看著,又伸手摸了著朱厚照的臉龐,滿是心疼道:“距上次哀家見,清瘦了許多啊,孫兒你近來跑去哪里了啊?”
朱厚照一臉天真似的,道:“回曾祖母,孫兒去體察民情啦,父皇總是教導孫兒,以后要當一個好皇帝,孫兒聽聞霸州等地農戶貧苦,便過去看了看,所見之下是農戶們日子尤其艱難啊。”
“諸位老師以及大臣們都說父皇勤懇賢明,可即便如此,仍有百姓吃不飽、穿不暖,令孫兒感觸頗深啊,以后定要努力向上,讓我大明更加強盛。”
一番話落下,太皇太后深以為然的點頭,越發的慈愛了。
看看,太子,多好啊!
身體力行體察民情,知道百姓們過的日子不好,勵志要當一個好皇帝,多么的難得!
大明有幸,祖宗有德啊!
“好,好孫兒,但無論如何,也要千萬注意身體,萬一累著了,太祖母會心疼的。”太皇太后開心的笑著。
“是,孫兒會記得的,太祖母也要多多注意身體呀。”朱厚照保持乖巧的樣子。
這時,外面忽而一道憤怒的聲音,接著,還不等宮女來報,弘治皇帝便氣沖沖的走了進來。
弘治皇帝見了朱厚照,怒火騰騰,正要發作,卻見太皇太后笑的合不攏嘴,身軀一震,下一刻,所有的怒火盡數壓下,恭敬道:“孫兒見過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