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氣的險些一口氣沒上來,整個人搖搖晃晃,勉強扶著門框,才堪堪站穩。
他滿是不敢置信:“你……你說什么?”
王守仁快意大笑:“父親,兒子說,兒子之師是寧遠啊!”
“你……”
王華抬手一指,已是說不出話來。
他對自家兒子的品性還算清楚,雖胡鬧了些,可大體來說,也算是尊師重道的好孩子。
可眼下……這……算什么?
讀書人拜師,豈能亂來?
那寧遠,又算什么東西?
一個目中無人的混混、混賬王八蛋罷了。
最大的問題是,那寧遠根本就不是讀書人啊。
一個讀書人,拜一個武將為師?
臉吶?
還要不要啦?
這事若是傳出去,他們王家可就徹底完蛋啦!
他滿是不敢置信,怔怔道:“吾兒,你……拜那寧遠為師了?”
王守仁道:“尚未。”
王華悄然松了口氣。
還沒拜師,就意味著還有回旋的余地,尚好,尚好。
可下一刻,王守仁又道:“只不過,兒子主意已定,明日清早,帶上芹菜、蓮子、紅豆、紅棗、桂圓、肉條等束脩之禮去拜師。”
“這……”
王華一口涼氣沒上來,咣當栽倒在地。
王守仁見了,湊上去,逐漸用力按著王華的人中穴,過了片刻,王華才徐徐醒來。
結果,王守仁第一句話險些又將王華噎死:“父親,錯啦,圣人的學問,都錯啦!”
王華:“……”
王守仁忙道:“父親莫氣,先聽兒子說完。”
王華這才緩了又緩,半天過后,坐穩后,輕點頭道:“說吧,為父倒要看看你要說什么。”
王守仁道:“圣人有言,格物致知,父親以為,何以格物、何以致知?”
這倒是把王華難住了。
莫是問他,便是問及世間真正的鴻儒大佬也不一定能給出一個準確的回答。
格物致知,只要是個讀書人,大多知道這句話。
畢竟這可是儒家圣人朱老夫子所說的經典言論。
可問題是,朱熹老先生沒教給大家如何格物、如何致知啊。
他一臉的古怪,強忍著道:“圣人所言,自有圣人道理,又豈是我等后生可揣測的?”
“不對!”
王守仁很直接,道:“父親,格物致知本身或許沒錯,可是,我們都理解錯啦!所謂格物致知,應先格物,才能有‘知’,可僅此而已,對嗎?”
“還是不對!”
不等王華反應過來,王守仁繼續道:“因為,要想‘知’,除卻格物之外,還有另外一件事更重要,父親知道是什么嗎?”
王華幾乎快被繞暈了,本能的開口:“什么?”
“行!”
王守仁十分嚴肅道:“父親,在此之前,您可以知道叛軍數量有多少?”
王華:“……”
莫說在此之前,便是現在,他也不知道啊!
叛軍的數量,連整個朝廷都不知道。
而他,不過是個小小的詹事府少詹事,又豈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