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應天,文華殿。
皇孫們正在方孝孺的帶領下高聲誦讀。
洪武大帝朱元璋在殿外聽了一會兒,信步入內。
讀書聲戛然而止。
“皇爺爺!”
“皇爺爺!”
眾多皇孫連聲問好,方孝孺急忙上前,撩袍下跪:“不知陛下駕到,有失遠迎,萬望恕罪。”
朱元璋大手一揮:“咱在外邊聽了,你教得很好!”
方孝孺:“并非臣教得好,而是皇子們聰明穎悟。”
朱元璋爽朗一笑道:“咱的皇孫里……”
忽然,一陣如雷的呼嚕聲響起,打斷了朱元璋的興致。
循聲望去,一個人靠在角落里,歪在蒲團上。
口角的哈喇子往下直流。
形象極為不雅。
朱元璋臉上陰云密布,皇孫們卻興奮不已。
正在熟睡的是朱元璋嫡孫、太子朱標之嫡次子。
雖然有著尊貴的血脈,卻是個扶不起來的阿斗。
從小失去母親,性格軟弱,唯唯諾諾。
緊張之下,話都說不清楚。
與太子朱標的庶子朱允炆相差十萬八千里。
一年前,朱元璋已察覺到朱標的身體江河日下,未必能活過自己。
必須未雨綢繆,提前確定大明儲君。
今天順便來此,了解一下各位皇孫的學習情況。
哪知道,朱允熥更加不堪,居然在課堂上睡大覺!
其實,此時的朱允熥早在四年前就已經被一個現代人給占據了。
那時起,朱允熥得到了一個咸魚系統,用咸魚值來換取各種物品和技能。
系統特別強調,如果十年之內低調發育、不引人注意,10年之后就得到巨大資源并助他登頂大明。
就算系統不強調,朱允熥也不敢高調。
朱元璋在位之時,參與大明朝政,沒什么好處!
當官的那是提著腦袋在干活!
作為朱元璋的嫡孫,倒不至于被殺頭,但每天早上3點多上朝,簡直要人親命!
四年過去了,朱允熥早就精通了歷史人文、山川地理、軍事謀略等等。
這些皇孫們背幾天都不會的古文,朱允熥一眼就會了。
正在熟睡的朱允熥感到了一絲異樣,一睜眼,哦,老朱來了。
朱允熥立馬跪下,裝作一副害怕的樣子:“皇爺爺,我身子虛弱,一聽這課就犯困。老師講的,我都聽不懂。”
朱元璋正要發怒,忽然腦海中鉆進一個聲音:「嘿嘿,其實,方孝孺講的我都會。我會的,方孝孺絕對不會。」
誰?
朱元璋一驚,四下巡視。
這殿里并無旁人!
也許是,年齡大了,耳朵出問題了。
朱元璋搖了搖頭,決定一會兒讓太醫來把把脈。
“咱今兒來就是想考較一下皇孫們的學業,我就出幾副對聯吧。”
朱元璋在當皇帝之前,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酷愛鉆研,特別擅長對聯。
當上皇帝后經常與大臣切磋對聯,被世人稱為對聯天子。
后出了幾個對聯,皇子們水平倒也不俗,特別是二皇孫朱允炆表現尤為突出。
再看看朱允熥,啥也不會,簡直就是飯桶啊。
名字是朱元璋親自起的,他翻了書,找出來這么一個字。
以為“熥”是通天徹地之意,哪知道這個字的真正意思是把熟食蒸熱。
作為天子,哪有認錯的道理?
再說了,第三子,注定不能坐江山,那就吃飽喝足,當個不管事的太平王爺即可。
朱允炆連續對上了好幾個聯,激動得滿臉通紅。
「唉,對聯有個屁用?能退敵,還是能治國?以為朱元璋是個務實之人,哪知道也和方孝孺這些酸儒一樣,凈玩虛的!」
又是一句話,沖進了朱元璋的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