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熥,你怎么不吃?”
朱元璋不明白這小子說的火鍋是什么。
對于他來講,對吃一向不怎么上心。
哪怕就是蟠桃宴,也比不過他的珍珠白玉湯、蒜面條。
當年,朱元璋在當和尚四處化緣的時候,幾天沒東西吃,餓暈了。
一個老嫗用碎米加已經發酸的豆腐熬了一碗粥。
這碗粥救了他的命。
朱元璋就把碎米(珍珠)與酸豆腐(白玉)起名為珍珠白玉湯。
“皇爺爺,我吃飽了,”朱允熥撒了一個謊:“這幾天我頭暈,吃不進去。”
朱元璋連忙讓人叫太醫。
朱允熥站起:“皇爺爺,這就不麻煩太醫了。我這病,主要是睡覺太少了。尤其是早上,不能起來太早。”
不用聽心聲,朱元璋就知道,這小子是想偷懶。
不過心里卻是打了一個突。
從小,朱允熥的身體似乎和他父親朱標一樣,不怎么好。
在他母親去世后,太醫也曾經看過,身體似乎更差了。
孩子也不小了,但天天和兩個侍女瞎混。
身體早早被掏空,豈不是越來越差!
得給他找個正經人家的姑娘,最好是厲害一點的,好好管一管這個皇孫。
“允熥,今后早朝你不用來了。”朱元璋頓了一下道:“有事的話,你隨時聽咱的。”
朱元璋在養心殿與四人議事并共進早餐,消息早就通過尚食監傳了出去。
宮里宮外,議論紛紛。
與兵部尚書、戶部尚書、開國公常升在一起議事并共進早餐,倒還罷了。
三皇孫朱允熥全程在場!
朱允熥參加早朝是一種考核,不是考砸了嗎?
難不成,陛下把他與其他三人拉到養心殿,開小灶,單獨出考題?
最先得到消息的是朱允炆,連文華殿也不去了,直接找到母妃呂氏。
呂氏雖說有些不理解,但仍然從好的方面給兒子分析。
“為什么把朱允熥叫到養心殿?那是讓常家徹底斷了念想!”
“陛下就是讓常升看一看,他的外甥就是這么個白癡!”
“叫上兵部尚書、戶部尚書一起,就是讓他們作個見證。”
“還有,為什么單獨叫到養心殿,這叫,家丑不可外揚!”
朱允炆恍然大悟,母后當真厲害!
我怎么沒到這一點?
朱允熥再怎么廢物,也是皇家血脈!
朱允炆去文華殿的路上,剛好遇到了兵部尚書齊泰。
母后告訴他,齊泰是可以信任的人。
從年齡上看,齊泰完全可以成為他以后的左膀右臂。
齊泰把早朝以及在養心殿的情況,客觀地描述了一下。
特別是對陛下與朱允熥的對答,幾乎是一字不漏。
聽后,朱允炆心花怒放。
果然,朱允熥還是那么白癡。
自己居然為了他而亂了心緒!
皇爺爺最后說了,朱允熥以后不用來早朝了。
這說明,皇爺爺對朱允熥今天的表現,已經失望了。
再看看自己的這些兄弟們,哪個比得上自己?
皇太孫之位,舍我其誰?
……
朱允熥本來想直接回院子,但常升卻是異常興奮,要拉他回家好好喝一頓。
四年來,朱允熥在宮中感受不到一絲溫暖。
剛出生,母親就死了,朱標從內心深處對他有一些排斥。
天天不得不喊母妃的呂后,視他如眼中釘、肉中刺。
因為血脈的原因,呂后一直把他當作朱允炆的擋路石。
不管白癡不白癡,兩個舅舅常升、常森對他格外好。
特別是常氏死后,呂后被扶正,成為太子妃。
明明知道他不可能當上皇太孫,常升還給他盤下了這處宅院。
藍玉是他的舅祖父,也經常給他送一些新奇的物事。
在西北打仗的時候,繳獲了一匹馬駒,是汗血寶馬,還專門派一個將領給他送回來。
此事讓朱元璋很不樂意,藍玉在前線打仗,居然還有這心思!
班師回朝后,朱元璋還為此事罵了藍玉一頓。
這些武人,都沒有什么太深的心機。
他們考慮的首要因素,往往是親情。